民企如舟,金融似水。民企欲行稳致远,离不开金融“全生命周期”的滋养滴灌。
近年来,工商银行义乌分行坚持“国家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的经营理念,立足义乌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发展实际,聚焦民企融资难题、成长烦恼,主动创新、积极作为,持续优化服务质效,改善融资环境,深度打造民企“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链,为义乌经济社会实现逆周期调节、跨周期成长贡献重要力量。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工商银行义乌分行各项贷款余额达533.4亿元,较2019年末增313.6亿元,三年增长率达142.7%;制造业、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均破百亿,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助力民企逆势成长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坚持“兴商建市”不动摇,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不断实现市场扩容迭代、产业转型升级。其间,义乌民企在分享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危机与挑战。
在助力民企逆势成长上,金融是重要一环。工商银行义乌分行围绕民企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全生命周期,精准施策、重点发力,找准融资节点、疏通融资堵点,持续增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稳定性、连续性,促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吴先生在义乌从事无纺布生产制造。2007年,他和家人用市场摆摊多年的积累资金创立公司,实现“贸工联动”。16年来,吴先生的企业历经两轮经济逆周期洗礼,几经搬迁、三次扩容,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金融支持。
“2012年购买厂房时,自有资金不够,工商银行义乌分行给予融资助力,帮我解决了资金难题。”此后,该企业经营生产势如破竹,不到两年,便向工商银行义乌分行追加部分融资用于原址扩建,实现了新一轮的扩张。
然而,2016年前后,不少民营企业受担保链影响,吴先生的企业也受到牵连。工商银行义乌分行再次伸出援手,经多方协调,以时间换空间,稳住企业现金流,支持企业在重重困难下依照原有规划上马医用无纺布新生产线。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条生产线为疫情防控作出巨大贡献,企业发展也再上新台阶。如今,该企业已成为国内无纺布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创业难,守业难。民企成长离不开金融“活水”全生命周期的悉心滴灌。今年以来,工商银行义乌分行持续开展“走万企 提信心 优服务”活动,主动问需,梳理民营企业需求清单,充分利用总省行、监管机构面向制造业、专精特新、科创等企业的优惠政策,做好信贷客户扩容,提升制造业融资占比,为当前经济艰难复苏背景下改善民企发展环境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跨境金融优势凸显
护航民企扬帆出海
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是当前民营企业抢抓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自身资源限制、全球化发展经验不足、跨境金融服务程序复杂等原因,义乌企业“扬帆出海”并非易事。
浙江省国贸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是我省首家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旗下“品质中国”服务平台专门面向中非贸易提供一站式服务。该企业成立之初,就曾面临上述难题。工商银行义乌分行依托总行跨境金融服务优势,持续创新服务模式、深化金融支持,从最初提供本外币金融结算服务到此后提供贸易融资、流动贷款,全方位助力“国贸供应链”从传统外贸公司的转型为在非洲、东南亚等区域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跨境贸易服务品牌。
2017年夏天,工商银行义乌分行主动对接非洲第一大银行——南非标准银行,双方就义乌客商与非洲跨境贸易金融服务进行协商。来自乌干达、肯尼亚、尼日利亚、莫桑比克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名客商远渡重洋,赴义乌国际商贸城考察,并与浙江省国贸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等本地10余家企业进行面对面的接洽。
“当时我们公司正式成立不久,正在筹划进一步拓展非洲市场,工商银行义乌分行的这次活动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在历经多轮线下接洽之后,2019年,工商银行义乌分行、南非标准银行与国贸供应链联合设计“非洲—中国代理商方案”,依托义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南非标准银行在非洲银行网络,帮助义乌供应商和非洲进口商实现信息交互,并通过南非标准银行—工商银行义乌分行实行资金安全清算。
浙江省国贸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是工商银行义乌分行助力义乌企业扬帆出海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球最大商业银行之一,工商银行在境外4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15家机构,与143个国家和地区的1443家外资银行建立了业务关系,服务网络覆盖六大洲和全球重要金融中心。
工商银行义乌分行依托工总行强大的海外网络和产品优势,不断加大对外贸外资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支持,全方位提升跨境结算、贸易融资、汇率避险、资金交易等跨境人民币服务水平。
与此同时,该行积极顺应市场业态演变、采购方式升级,与时俱进推进理念创新和服务创新:2020年工商银行浙江自贸区义乌支行正式挂牌;2022年成功落地全省首笔个体工商户政府性融资担保汇率避险业务;2023年助力企业办理义乌首笔“跨境缴税”业务,迭代升级市场采购贸易2.0版,为小商品“品牌出海”再添利器。
服务下沉渠道拓宽
疏通民企融资堵点
义乌一天最多可以产生1600名市场主体,中国小商品城平均每天交易额大约是6.5亿元。“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义乌做生意,灵敏的嗅觉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几乎是义乌老板决胜商海的关键。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必须持续升级和完善自身服务体系,满足市场对融资效率和服务创新的要求。然而,如何提升效率、实现创新?
主动问需,扩大服务触达面是基础。
“以前都是我们找银行,现在不一样,工行的客户经理经常主动上门了解情况,不只是做营销,更多的是站在企业角度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及时精准把握实体企业需求,近年来,工商银行义乌分行在紧跟总省行战略部署,与时俱进推进服务机制创新,推进服务扩面和服务下沉。
2019年,工商银行义乌分行增设大客户服务中心、普惠金融事业部,加大对民营、制造业、普惠服务的分层服务;2020年,增设三家一级支行,成立普惠制造业专班,在民营、小微企业集中的集镇、市场区块加大资源倾斜,推动服务力量下沉。2023年,疫情政策优化调整,经济步入回暖通道,工商银行义乌分行结合政府、监管部门相关部署,“一把手”挂帅,分行、支行、网点三级联动,常态化开展客户大走访,同时主动承办、积极参与政银企恳谈会,为民企送去金融政策暖风。
流程优化,提升审批效能是关键。增设小微中心、个贷操作中心,在风险可控的前期下,整合优化信贷流程和岗位职能,强化每个环节的进度告知和限时办理机制,将信贷审批受理情况纳入每日通报,确保审批时效工作机制不折不扣落地切实提高信贷业务办理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数字赋能,创新金融产品是重点。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既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没想到现在银行办贷款这么方便了,只要有营业执照和收单流水就可以到工行申请贷款了!”在篁园市场做服装批发零售生意的吴先生,通过工行“商户贷”,从手机银行申请贷款到资金到账,仅用时一天。
“商户贷”是工商银行专门面向收单商户推出的一项线上信用贷款产品,经营户在任何一家银行办理过收单业务,包括pos机、支付二维码等,且经营稳定、信用良好,都可以通过工行的手机银行在线申请,随借随还,十分方便快捷。
数字赋能下,该行聚焦 “有资产、有担保、有交易、有数据、有特色”五有客群,贴合企业实际资金运营需求,创新推出“商贸贷”“余值贷”“金商e贷”、三年无还本续贷、五年无还本企业续贷等一系列担保方式灵活、还款方式多样的融资产品, 不断提升普惠贷款的可得性和便利性。目前,该行已成为全国工行系统内首家普惠贷款余额破百亿的县市级二级分行。未来,工商银行义乌分行将更加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普惠金融服务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深化金融服务创新,以金融力量激发民营经济。(陶后夫 万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