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身高2米26的“番薯”徐昕做出了一件在CBA中罕见的举动,他主动申请交易!然而,作为广东青训出身的他要想离开并不容易,因俱乐部拥有独家签约权,直接限制了他的自由。更引人关注的是,徐昕和杜锋之间的口角视频刚刷爆热搜,原本只缺签字的续约协议也因此陷入僵局。
冲突爆发在广东全运队的热身赛现场。徐昕在防守时被杜锋当众批评为“电线杆”,他当即反驳:“为什么不传球给我?”杜锋随即下令要求队友不再传球给他,结果导致徐昕整场比赛都只能坐在板凳上。赛后虽然公开道歉,但在杜锋的生日派对上几乎提前离场,周鹏勉强将二人合照留下。
数据显示,在上赛季的35场常规赛中,徐昕场均只上场10.3分钟,但却交出了1.2盖帽和72.5%的高命中率。季后赛期间,他场均出战6场,每场上场10.7分钟,贡献4.2分和2.2个篮板。相较于同届的杨翰森和余嘉豪分别成为了核心球员和西甲联赛的签约球员,徐昕的困境显而易见。
尽管广东队口头表示“重点培养”,但他们的行动却表现出矛盾。虽然在6月曾为徐昕设计了针对空间型中锋的战术,但在热身赛中由于一次换防失误就被抛弃。杜锋的战术体系需要的是能跑能抢的队员,而徐昕的身高却成为了累赘。
合同问题才是真正的瓶颈。徐昕的A1类新秀合同在今年夏天到期,然而广东队持有B类合同的独家签约权。这意味着,即使谈判破裂,他也无法自由加盟其他CBA球队,除非得到广东队的许可。
为解决这种“亲生vs领养”的待遇差异,青训球员们被看作是俱乐部的财产,他们想要转会?那就先留下“路费”。
球迷们就这件事争论不休:00后自救困境,还是徐昕自不量力?
“杜锋以侮辱人的方式来指挥,有谁能忍受?”一条评论直指这一矛盾的核心。某深圳工作人员私下吐露:“外籍教练们都感到震惊,从未见过如此恶语相向的教练。”然而,也有一些强烈反对声音:“四年过去了,依旧是大番薯,难道是杜锋错了吗?”
更有传言称将进行交易。自媒体传闻广东队打算用徐昕换取辽宁队的张镇麟,尽管实施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张镇麟上赛季场均贡献13+3+5,辽宁队绝不会放弃这位核心球员。但有报道称山东男篮已经接触到了徐昕的父亲,而这个消息传出的时间正好落在了8月12日这个敏感节点,让人怀疑早有预谋。
徐昕并非是第一个“造反”的广东青训球员。之前,曾繁日转会南京后,在与旧主的比赛中曾拽住徐杰的胳膊,并用肘击打到任骏飞,这个举动招致了“白眼狼”的骂名。更早之前,董瀚麟曾曝光称自己被高层逼迫喝酒:早上7点去训练却被拦路灌酒,醉醺醺地参加集训,中午又要继续喝。他若拒绝?只会被说成“不给面子”。
甚至连赵睿和周鹏这样的功勋球员也相继离队。球迷们调侃说:“宏远青训基地,专门为对手培养核心。”
CBA规则的漏洞暴露了深层次的矛盾。67%的新注册球员来自俱乐部青训,而选秀球员仅占12%。然而,如果青训球员无法得到上场机会,他们就会长时间滞留在队内,不能被交易,也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反,那些网络红人却成为了香饽饽。比如,杨政加盟四川队后没有出场一次,却带来了2.3亿的话题量和300万的赞助。某南方球队的老板认为:“签约网红就带来赞助,但签约大学生球员却得花钱,你说该选择谁?”
徐昕虽然已经被合同束缚住退路,但这位身高2米26的年轻中锋仍然敢于硬刚十一冠王,这场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