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US) 北京时间 7 月 30 日美股盘前发布了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业绩,对应的是 2025 年 3 月至 2025 年 5 月淡季经营情况。
本次业绩点评仍然聚焦在教育业务,重点关注的是指引,包括对 2026 全年的预期。具体上,关于留学业务展望是重中之重,其次则是新业务的景气度趋势等问题。业务之外,则关注股东回报的变化。
具体来看:
1. 指引又出 “雷”:鉴于环境动荡,对当下的$(09901.HK) ,市场的关注点一直是指引。然而管理层对 1Q26、2026 全年的收入增长指引均不及预期——下季度增速 2~5%,2026 全年只有近 5%~10% 增长,但市场是预期会有一个正常 10% 以上的增幅。
这无疑会打击市场信心,一个月前公司的 preview 上,管理层坚持不调整增长目标,短期还提振了下资金情绪。为何突然又消极起来?
当然,这里面不排除又是管理层的 “预期管理”,刻意保守以降低市场预期。具体还是听听电话会上的解释。
2. 隐忧在哪里?:从实际经营来看,海豚君猜测主要是留学和直播电商。电商业务海豚君一直不做积极预期,4Q25 以及 1Q26 都还在董宇辉分手同比基数的阵痛期之内(下滑 30%),更何况 Q4 当期表现也是不及预期。
我们的担忧主要在留学业务上。本季度留学表现(考培增速 15%,咨询增速 8%)整体看似不差,但咨询需求往往领先考培,相比 Q3,Q4 留学咨询的增速放缓得过快(21% vs 8%),说明压力都在未来。
当然,短期上有一些偶发性影响,比如美国签证审批恢复后,日均审批量、审批难度都在收紧。因此如若后面关系缓和,可能会释放一些被延误的需求,但和去年的景气度相比,长趋势肯定会受到影响。
3. 新业务高增长,但 “量” 的增速再放缓:Q4 新业务增速 32.5%,整体看还在一个高增长区间。不过从素培的入学人次和客单价来看,本季度入学人次增速再次显著放缓到只有 5%。因此这意味着本季度增速可能主要靠的是单人付费的提高——涨价或者报名了高客单价课程。
上一次人次变动异常还是在 Q1,当时公司的解释是暑期课程报名档期的调整导致,建议可以用连续两个季度的入学情况来进行同比,平滑季节间波动的影响。但照这种方式处理后,四季度的增速还是只有 8%,作为景气度赛道,这个增速并不匹配。
4. 学习机火热的替代效应?:从素培的行业来看,牌照一直在发放,意味着供给一直在提高,但这个速度(月环比增加 0.3-0.5%)并未发生变化。虽然小黑班雨后春笋的出现也有影响,但近两年还是一个十年前二胎小高峰的用户群体,人口难题影响还早,因此若说业内供需平衡了有点牵强。
但与此同时,学习机的热度高居不下,我们认为可能起到了一些素培课(擦边学科)的替代效应。虽说新东方也有学习机,但 Q4 学习机会员订阅人数同比增速也放缓至 35%,源于它的学习机主要与线下课程绑定,销售情况不及学而思等同行。
5. 其他业务正常:除此之外的其他业务,表现都暂且算正常。成人英语 17%,以及倒算出高中学科培训增速有 20% 以上。
6. 集团内推进提效: Q4 盈利表现,在剔除商誉减值的影响后,实际上是略超预期的。四季度 Non-GAAP 经营利润率 6.6%,同比提升了 3pct。上季度管理层也有过对提高投入效率、优化成本支出的相关表态。
7. 新股东回报不足以抵消基本面隐忧:截至 Q4 季度末,2022 年批准的回购计划到期,7 亿额度也用完了,实际来看,近三年的时间只花了 7 亿美金回购,这个回报率实在不够看。
而这次 7 月新批的股东回报计划,额度规模是按照上一财年归母净利润的一半以上来算。比如对于 2026 财年,预计回购规模应该大于 2025 年归母净利润 3.7 亿的一半,也就是 1.8 亿。
若按照市场预期,26/27 年分别 5、6 亿的归母净利润来假设,那么意味着 26-28 年三年的股东回报总额至少是 7.5 亿。虽然上限很高,但这个下限的提升力度太小(vs 7 亿),还不足以抵消基本面带来的消极情绪。
8.财务指标一览
海豚君观点
饱受环境动荡的拖累,新东方经历了连续多次的财报失望。上季度更是因为关税,留学业务的增长前景不确定性急剧升高,使得估值一直徘徊在历史底部。
虽然说离谱关税落地可能性低,并且随着谈判拉扯,边际影响也会逐步减轻,但情绪压制 + 连续 miss 指引,削弱了市场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增长信心,而基本面有缺陷,则会显著缩小后续公司存在的低估反弹空间。
上季度 Q3 恰逢前一轮股东回报额度耗用殆尽,新方案即将公布,因此过去两个季度海豚君一直强调,短期只有悲观预期下的 “分红底” 估值机会:基本面估值的安全垫还不够高,但若按当前的回购 + 分红执行力度,当时 70 亿美金的市值,隐含年化约 7% 的股东回报,向下空间已然不大。
而一个月之前公司针对财报的 preview,主要释放了两大积极信号:1)维持 4Q25 和 2026 财年的指引;2)考虑更大规模的股东回报。这两点弥补了基本面信心不足的缺点,同时强化了 “分红底” 的估值逻辑。
短期情绪回暖,这一小轮估值最高反弹到 25 年 25x,26 年 20x 的 P/NOPAT(税后经营利润、20% 综合有效税率),可以作为市场对新东方的估值情绪参考值。
因此,当新东方又回调到了 Q3 财报前的 70 多亿美金市值时,Q4 只需交出一个 inline 的业绩,以及有明显提升的股东回报,就可以顺势重新开启一段估值修复。但事与愿违,指引 miss 是市场最不能接受的一个 bug。
问题是否严重,伤害到中长期逻辑,具体还得看电话会管理层的解释。海豚君倾向于管理层存在刻意保守,以引导预期管理的因素在。但同时,也有留学、电商业务自身的问题。
因此假设 2026 财年按照指引上限 10% 的增速,总营收近 54 亿美元,降本提效趋势下 Non-GAAP OPM 达到 12%,20% 的税率,即全年约 5.2 亿的调整后利润,以 15x P/E 算得 78 亿美金的业务估值,当下基本面非完全意义上的顺风期,暂不算 28 亿美金的可用净现金价值(剔除预缴学费)。
(注:新东方财报仅披露部分业务表现,大部分经营情况&指引,在业绩公开电话会和机构小范围会议披露,因此稍后电话会内容相对比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