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3年、19轮修改,此次规划有哪些亮点和创新点?新京报记者带大家抢先看。
全文7658字,阅读约需15分钟
新京报记者 邓琦 编辑 张畅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今日(8月30日)正式发布。
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核”,未来要将这“一核”建设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将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到2035年,核心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70万人左右,到2050年控制在155万人左右;地上建筑规模控制在1.19亿平方米左右,到2050年稳定在1.1亿平方米左右。
关键词①战略定位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核”,未来要将这“一核”建设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
关键词②发展目标
——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
规划提出了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发展目标。
努力把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成为纲维有序、运行高效的国家中枢,古今辉映、礼乐交融的千年古都,舒朗庄重、蓝绿环抱的文化名城,功能融合、内外联动的宜居城区,和谐宁静、雅韵东方的人居画卷。
关键词③规模与结构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与建设总量
规划严格落实“双控四降”,让首都功能核心区逐步“静”下来,创造一流人居环境。通过严控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结合,向外疏解腾退和内部功能重组双向发力,严格控制建设总量与人口规模,优化用地结构与人口结构,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到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70万人左右,到2050年控制在155万人左右;地上建筑规模控制在1.19亿平方米左右,到2050年稳定在1.1亿平方米左右。
在调整优化用地结构方面,通过适度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共事务用地比重、大幅提高公共空间规模和服务能力,提高居住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到2035年,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共事务用地占规划区域总面积的比重由现状11.1%提高到12.3%,公共空间面积占比由现状34.3%提高到38.4%。
关键词④空间结构
——以“两轴、一城、一环”作为核心区骨架
以“两轴、一城、一环”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骨架,加强空间秩序管控与特色风貌塑造,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推动老城内外和谐发展,融汇历史人文景观和现代城市风貌,塑造平缓开阔、壮美有序、古今交融、庄重大气的城市形象。
两轴即长安街和中轴线,一城即北京老城,一环即沿二环路的文化景观环线。
关键词⑤政务环境
——优化中央政务功能布局,打造优良的政务环境
核心区是政治中心的核心空间载体,中央政务功能的运行直接关系到“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规划提出,中央政务功能的布局要与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建设大国首都目标相适应,形成政务活动运行高效、安全万无一失、环境优美和谐、政务配套优质完善、形象庄重典雅的中央政务环境。
优化中央政务功能布局,保障中央政务功能高效运行:以长安街为依托,优化中央政务功能布局,高水平服务保障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和重大国事外交活动举办。强化长安街沿线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功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大国首都形象。
建设优良的中央政务环境,形成优质完善的政务配套设施:深入贯彻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通过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中轴线申遗,为中央政务活动提供彰显文化自信、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空间场所,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提升中央政务功能及其环境品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城市设计,塑造舒朗庄重的中央政务空间形象。通过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城市环境,塑造优美和谐的政务环境。通过加强城市服务保障,形成优质完善的政务配套服务系统。
关键词⑥老城保护
——实现老城整体保护,应保尽保
北京老城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全国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载体和根基。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实施老城整体保护,并着力增强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活力与魅力。
历史格局的保护是实现老城整体保护的关键:两轴统领、四重城廓、六海八水、九坛八庙、棋盘路网是老城空间格局的重要特征,是奠定老城空间地位的重要载体,规划将加强格局保护作为老城整体保护最重要的任务。提出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结合城址遗存保护、历史水系恢复、绿化空间建设,将历史文化融入城市景观,进一步强化老城空间的整体性。
保护对象的应保尽保是实现老城整体保护的基础:规划围绕老城核心价值,深入解读“应保尽保”的保护要求,在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九个方面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基础上,突出核心区文化遗产特色,将传统胡同、历史街巷、传统地名、历史名园、革命史迹、老字号等纳入核心区保护对象。逐步扩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以更加深入的价值挖掘、更加广阔的保护视野,让老城保护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做好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利用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规划强调历史文化资源在妥善保护的前提下,要着重加强展示利用。提出应结合内环路打造、道路林荫化改造、文化探访路建设,加强核心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系统整合,有序串接现代文化设施与文化空间,大力推进非遗传承和老字号复兴,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要持续推进文物、历史建筑腾退保护,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保,向社会开放,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强化古都风韵是实施建筑、街巷风貌管控的核心目标:规划提出要在核心区内实施严格的建筑高度、建筑风貌及街巷风貌管控,让老城不再长高、胡同不再拓宽,要以高水平城市设计强化老城历史格局与传统风貌,加强景观视廊保护与营造,持续推动街区保护更新和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让古都风韵成为核心区的风貌基调。鼓励因地制宜建设尺度亲切、实用有趣的公共空间,构建散发古风古韵、融入现代生活的公共空间体系。
关键词⑦人居环境
——提升服务品质和可持续的更新改善
规划提出统筹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谐宜人的居住环境、绿色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安全可靠的基础支撑体系和智慧精细的城市管理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更加强调服务品质的提升:规划提出应以存量挖潜、时空多元共享的方式,探索有限空间内高品质公共服务的多元化、均等化、人性化供给,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在保障公众对教育、健康、养老基本需求的同时,满足文化、体育、生活性服务业以及绿色空间的多元需求。
居住环境方面更加强调更新改善的可持续性:规划提出要重点研究平房区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机制与路径,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老街坊、老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设环境优美、整洁有序、设施完备、邻里和谐的美丽家园。对于平房区,鼓励居民采用自愿登记方式改善居住条件,并不断完善“共生院”模式,引导功能有机更替、居民和谐共处,让老胡同里的居民过上现代生活。对于老旧小区,提出以菜单式整治分类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推进服务设施补短板与适老化改造,提升住宅品质与环境质量。
交通出行方面更加强调健步悦骑:规划提出要提高核心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到2035年绿色出行比例由现状73%提高到85%以上,到2050年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90%。通过街道空间整体设计,加大步行、自行车路权保障,提高沿街绿荫覆盖,加强停车治理调控,综合改善慢行体验,多措并举引导绿色出行,建设健步悦骑城区。
城市安全方面更加强调应急能力提升:规划提出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深化灾害风险评估与风险区划,划分防灾分区及防灾生活圈,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疫情防控方面更加关注基层公共卫生保障能力:规划提出要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结合街道社区范围以及防灾生活圈划定卫生分区,分类分区施策,提升基层卫生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医疗救治力量配备和能力建设,并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纳入183个街区的社区治理体系。
追问1
东城区和西城区控规为什么要统一编制?
针对东城区和西城区控规为什么要统一编制,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是全市工作的重心所在,地位特殊、责任重大。一个功能区可以由多个行政区组成,东城区和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相近,因此将两个区作为一个整体统一开展规划编制,对落实总体规划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追问2
核心区控规批复版为何新增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关内容?
在具体内容上,批复版跟草案最大的区别是加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表示,今年发生的新冠疫情对北京公共卫生体系是一次大考,让我们认识到在首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还有许多要改善的地方。核心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关系到首都功能的保障,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因此我们在最后这个版本里面,专门补充了关于重大疫情防控机制的内容,夯实了公共卫生基层的基础的相关的要求,把健康理念贯穿到核心区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各个环节,来增强城市的韧性。”
━━━━━
亮点
■街区保护更新
街区保护更新是城市更新在核心区里的特定说法。北京的城市更新有四个特点:千年古都的城市更新,落实新时代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城市更新,减量背景下的城市更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更新。
核心区街区保护更新从街区、地块、建筑三个层次,针对政务、文化、居住、产业四种功能类型,按照历史保护、保留提升和更新改造三种方式推动街区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更新。
街区保护更新的主要目标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功能;保护古都风貌,传承历史文脉;改善人居环境,补充和完善城市基本服务功能。
街区保护更新的对象主要包括建筑物、公共空间、公服设施、城市部件等内容。例如,建筑物的更新包括外立面、建筑屋顶整治更新,也包括建筑内部使用功能的改造提升,如果是文物、历史建筑等保护类建筑,更新方式主需要按照保护要求进行保护、修缮以及调整不合理使用功能。
但也应该注意到核心区空间有限,核心区的街区保护更新不能是增量式的更新,而应该是减量更新;不以规模论,而是以服务品质论。这就需要以绣花功夫做出精细活,以节约、高效为原则,通过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政策设计等更新手段提升存量空间利用效率与利用水平,促进核心区高质量保护与发展。
▲首都功能核心区效果图。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供图
■公共事务用地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围绕“七有”“五性”要求推动民生改善,加强对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空间保障,但考虑到当前的街区保护更新工作存在多重不确定因素,核心区控规首次创新性提出公共事务用地这一创新用地类型。公共事务用地内不固定某类特定功能,而是允许结合现实需求适时安排文化、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社区综合服务等任一类型的公益性设施,并可随需求变化进行调整。
通过新增公共事务用地,一方面加强了对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保障,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规划的适应性,体现出因地制宜、因需定性开展规划编制的科学理念。下阶段,将对公共事务用地的规划管理审批流程进行研究,明确公共事务用地内的功能转换的简易程序,以确保实现灵活转换的初衷。
■时空多元共享
突出核心区特色,促进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向时空多元共享转变,就是鼓励通过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混合使用、错时使用,或者通过结构性调整、服务形式调整提高服务品质,以达到整体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目的。在空间条件极为有限的传统平房区,尤其鼓励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小型化、分散化、综合化设置。
除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独立性较强的设施外,体育、文化、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应尽可能兼容设置,通过推进医养结合、老幼结合、文体结合、文教结合、体教结合、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等方式,实现不同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相互支撑和资源共享。比如,应对老龄化趋势,核心区鼓励采用以提供居家为老服务为主的养老模式,在机构养老床位适度供给的同时,通过住宅适老化改造等方式,增加居家为老服务床位数,提升居家养老比例。
■韧性城市
韧性是目前国际社会在防灾减灾领域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韧性城市则是在面对风险时能够展现较强的快速应对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的城市,韧性城市也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对于北京来说,要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长期来看,就是要提升城市韧性、建设韧性城市,使城市在灾害发生时,能通过一定的方式抵御、吸收和化解外界对其产生的影响,从而保障自身功能正常运行。可以说,韧性城市建设对北京,尤其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意义重大。
本次核心区控规提出建设韧性城市的几个策略具体包括:降低人口与建筑密度,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留空间。注重留白增绿,增加小微绿地、口袋公园,提升公共开放空间覆盖率,加强城市通风廊道建设。坚持平战结合,统筹好应急救灾物资的运输和储备,建设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设施建立平疫转换预案,必要时作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使用。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健康安全标准,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过程中补齐公共设施和管理维护短板。设置居住区入口多功能公共空间,做到平疫结合。
■林荫街巷
林荫街巷是核心区内重要的步行生态网络,是绿荫完整覆盖、空间尺度宜人、安全有序的连续步行空间。林荫街巷的建设以人的步行体验为出发点,满足步行者上班通勤、日常休闲散步、慢跑锻炼等多种需求。为了提升步行体验,鼓励打开沿街地块内围墙、合理调整地块内部停车场,确保沿林荫街巷形成高品质公共绿色空间,使林荫街巷建设能够带动街道两侧建筑界面间的整个U形空间的功能、景观、环境整体改善,也间接提升沿街建筑的整体价值。
核心区的林荫街巷应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通达性,并能够体现老城历史文化价值与现代城市风貌。林荫街巷根据空间位置、功能属性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级,分别是作为老城棋盘路网格局的林荫路,由其他城市干道或支路构成的林荫景观街,以及景观生态与文化功能并存、串联了城墙遗址、历史名园、历史水系等特色场所的林荫漫步道,共同形成贴近市民日常活动、满足各类步行需求的林荫网络。
林荫街巷不断追求绿化景观的优化建设,提升市民出行的绿色获得感。林荫街巷将种植高大茂密的乔木,通过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尺度亲切的街道空间,并设置植篱、花坛、花架与休闲设施,共同营造环境优美的街巷景观。尤其是林荫漫步道将使市民在漫步中领略自然的生机盎然与浓厚的文化氛围,什刹海环湖绿道、传统商业文化漫步道、红墙漫步道、文化探访路漫步道等多种主题的街道风格串联其上,展示首都功能核心区特色,成为核心区步行的精品路线。
■健步悦骑
建设健步悦骑城区是核心区控规提出的关键交通发展目标,即打造健康街道,优化步骑环境,提升绿色出行品质与服务水平,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创造宜居宜业、幸福安康、精致友好、稳健可靠和人民满意的出行环境。
为此,核心区控规提出,应依托滨水空间与绿化空间拓展健步悦骑空间,结合历史文化街区、重点功能区划定步行街区、无车街区,形成活力交往、安宁居住、文化传承的特色街区环境。强化交通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全龄友好设计和场所营造设计,结合社区服务设施、沿街外摆空间、异型交叉口及转角广场,营造魅力交往场所。分阶段实施禁鸣区、低排放区、超低排放区、零排放区管控措施,提高安全水平、安全意识与安全感,倡导文明出行、礼让行人,持续开展交通安全专项行动。
■安宁交通
本次核心区控规提出的安宁交通,是要通过各种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小汽车交通对居住区、学校、医院以及中央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区等区域的噪声干扰或安全影响等。实现安宁交通的主要措施是实施小汽车行驶速度管制,通过划定限速区范围,让区域内所有道路都实施同一限速规定,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有效抑制机动车交通过度发展,鼓励非机动交通出行,提升宜居水平,从而实现让老城慢下来、静下来的规划目标。
除了最基本的限速措施外,安宁交通建设还可以通过优化交通流线组织、控制交通流量、调整停车场布局、缩减机动车车道数量及宽度等方式,并配合对沿街绿化景观、城市家具、夜间照明等多方面的综合整治,实现城市整体交通环境的改善。
实施安宁交通建设也是推动老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地区保护的重要举措,安宁交通对区域交通环境的整治,有助于平衡机动化交通通达和传统空间保护的关系,改变以车为主的交通理念,在街区内部重新建立起人性化空间尺度,让胡同逐渐回归到有绿荫处、有鸟鸣声、有老北京味的清净、舒适的公共空间,为老城内的各类历史文化资源营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内环路
内环路的说法最早源自1982年,当时北京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在组织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时,开展了北京城市道路专项研究,提出北京的环路体系包括内环路、二环路、三环路与四环路,其中内环路全长17公里,由四条东西、南北向城市主干道围合而成,主要功能是联系城内各区。按照现今道路名称描述,内环路北段为平安大街,南段为两广路,东、西两段分别为东单北大街一线和西单北大街一线。
可以说,本次核心区再提内环路,是新时代背景下对老城空间格局的再认识。内环路以内是老城内历史文化街区最密集分布的区域,内环路以外则以现代化街区为主,在城市功能、肌理与风貌上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不仅如此,内环路本身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商业文化功能,尤其是北段是老城四重城廓之皇城城墙的北墙,还串联着东单、西单、东四、西四、菜市口、磁器口几组以中轴线对称的重要历史节点和城市地标,有多条文化探访路与之相交,是记录城市变迁、见证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同时,内环路在老城位置居中,交通便利,距离二环路历史城廓和天安门广场的距离均在2-3公里之间,内环路下有4、5、6、7号四条轨道线穿过,沿线共设有17个车站,可达性极强。
本次核心区控规将内环路定位为由健步悦骑与高品质公共交通共同支撑的绿色交通骨架,而不是传统的机动化快速环路,将在老城空间格局中承担的重要作用,提出应充分发挥其公共文化属性与枢纽作用, 积极组织沿线多元生活、强化沿线特色景观,形成串联老城内重要的公共空间、历史节点和城市地标,集中展示老城文化、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化空间。
━━━━━
值班编辑 康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