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加修改(2017-06-05 14:14:42):
文中对于HDR标准部分的描述有些错误,在此更正:1,HDR一共有4种标准,除了杜比视界、HDR10,被厂家采用的还有HLG。2,有些厂家的芯片可以兼容多重标准格式。(比如 I55,我也是看到值得买上这款电视的介绍发现错误的。)
以下为摘录:目前HDR共有四种标准,Dolby Vision、HDR10、HLG和SL-HDR1,其中前三个讨论最为激烈。电影和流媒体运营商大多支持Dolby Vision与HDR10,而以BBC、NHK为代表的电视台则选择站在HLG这边。有趣的是,同属一个技术原理的Dolby Vision与HDR10也开始出现嫌隙,电视厂商的站队更是乱作一团。有Dolby Vision、HDR10全支持的,也有仅支持HDR10而明确表示不支持Dolby Vision的。
小编注:文章来自#买值618#征稿活动,作为剁手届一年一度的盛事,这个618你都有哪些剁手计划呢?分享购物经验,谈谈你熟知的品牌故事,买完更是要来晒单哟!参与最新征稿活动还有机会获得价值3980元的LIFAair全智能空气净化器以及可得眼镜提供价值1980元的Prada框镜等大奖,期待您的参与哟。
3D、智能、OLED、曲面、量子点,电视技术潮流永远不缺话题性,如果说去年的关键词则是4K,那今年的关键词应该就是HDR。电视显示技术发展至今,其推进和改革主要是依靠几个掌握核心技术(索尼的芯片、三星的面板)和相应资源生态的厂家(索尼的摄影设备产品和影视产业)根据市场热点、技术潮流、上游硬件、生产工艺、生产成本所逐渐优选劣汰的。
比如前几年各大电视厂商主推和影视制作方非常看好的3D显示技术,在去年经历代入感更强的VR产品热潮后,就开始逐渐偃旗息鼓,到了今年随着4K分辨率面板电视的普及成为主流,各大电视厂家更是将主流产品的研发重点放到了4K和HDR技术上。前年在主流机型上标配3D显示技术的大法家,如今除了几款高端机型,采用3D技术(主动快门式)的电视已是难觅踪影(当然与面板刷新率有很大关系)。
所以说,不管是3D、4K且或HDR,是显示技术革新也好,是众多厂商跟风所炒作的噱头也罢。我们在花真金白银选购一台电视时,如何才能做到在众多机型中选择一款“好”电视呢?我觉得,首先,就是要跟随潮流节奏,选择时下主流技术的电视,如今在选购55寸及以上尺寸的电视时(55寸以下可以其它参数择优作选择方向),必须上4K!如果还因为觉得1080P分辨率够用而去选购全高清分辨率面板的大尺寸电视,那么到手即过时。如果预算够,那么尽量择优选择带HDR电视。如今市面上电视品牌、型号繁多,产品性能参差不齐,这里简单说下对于选择4K电视和HDR电视应该注意的几个点:
选择4K电视时,应该尽量规避“伪4K”电视(或者起码做到在购买时心中有数,不要等到买回家使用一段时间后上网一查发现这货原来不是自己想要的才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何为“伪4K”?有些网友笼统地将“四色面板”归纳为“伪4K”其实是错误的,比如LG在高端上使用WRGB四色面板就是的“真4K”面板,而其在液晶电视上使用RGBW四色技术的面板,则为“伪4K”面板,
RGBW液晶面板最后的“W代表White”(白色),从以上RGBW子像素排列图我们可以轻易发现白色的存在,并且融合进R/G/B三原色中,变成了RG(红+绿)和BW(蓝+白)单像素一分为二的排序,RGBW子像素排序方式会造成像素的偏差。传统RGB 4K拥有完整的RGB子像素,分辨率也是货真价实的3840×2160;而将子像素一分为二的RGBW 4K液晶面板物理分辨率是1920×2160,子像素一分为二硬是把1920“拆”成了3840,画面的精度上完全无法和RGB 4K液晶面板相比。
简单概括,在增加一个颜色的子像素点的同时,不减少面板上3840×2160总像素单元的面板,就是“真4K”面板,反之则为“伪4K”。当然“伪4K”面板也并非全无优点,比如其通过增加白色子像素点,可以有效提升画面亮度进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在选择HDR电视时,一看芯片,
确保芯片能够支持“Dolby Vision”(杜比视界)或“HDR 10”的格式标准。两种芯片并不相互兼容对方格式,目前Vizio、TCL、创维等厂商的产品兼容Dolby Vision标准,索尼、三星、LG等厂商则兼容HDR 10标准。
作为现行HDR视频的两种标准,杜比视界和HDR存在一些技术差异。首先,杜比视界使用12位色、HDR 10则使用10位色,从色域角度来说,杜比视界更出色一些。当然,也不排除UHD开发联盟未来会发布升级版的HDR 12。
其次,杜比视界使用动态或连续的原始数据,可以实现每个厂家的颜色和亮度动态调整,甚至是每个帧,对于内容制作者来说更灵活一些;而HDR 10则使用静态数据,也就是说只能进行分段渲染。从这个角度来说,杜比视界也更胜一筹,电影公司可以根据每个场景进行细节调整,实现更好的效果,比如对昏暗和明亮场景进行不同的设置。
最后,杜比视界不需要HDMI 2.0A接口标准,而HDR 10则需要,这也是一个主要差别。
二看屏幕,真正的HDR电视,即便是在芯片支持以上一种格式标准的情况下,也要在输入信号、动态范围、色域覆盖率、峰值亮度、黑色亮度和动态范围等屏幕各项指标都达到标准的情况下,才能做到HDR显示效果。比如某系厂商会宣传自己的电视产品“兼容HDR”或“带HDR功能”,但实际在屏幕峰值亮度上只能做到400nits,即便芯片可以顺利播放HDR标准的视频,但屏幕显示效果却远远不及HDR标准。这就好像如今很多投影仪厂家宣传支持1080P甚至4K播放,但卖的却是720P分辨率的产品。HDR认证技术要求见下表:
简单讲了4K和HDR电视的选购要点后,接下来就要讲讲我认为一台好电视必须具备的那些“硬指标”了。
何为“硬指标”?就是通常场景下看电视时能被轻易感知和影响感官体验的那几个软硬件基础指标。我觉得,潮流在变,技术在变,而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电视画面中那些最基本视觉信息的“好”与“差”的判断。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这么说:这电视看球赛怎么这么糊?这电视不是4K的么,怎么看起来也不清楚?这电视玩游戏怎么一卡一卡的?好像跟不上操作。这电视怎么操作这么费劲?还智能,这么大个还没我手机流畅!这些日常应用场景下,电视最基本的表现才是大多数人所关心的。
1,面板物理刷新率
如果说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带动了之后3D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那么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应该是预示着将来高帧率4K影视和游戏作品普及的必然性和印证了在120Hz的帧率下大尺寸4K画面的震撼及真实度。
另外,想要实现主动快门式3D显示,就必须采用100Hz刷新率(120Hz)面板,通过眼镜接收电视红外信号,开关镜片上的液晶屏,使左、右眼均接受到50Hz频率的图像,保证用户看到持续而不闪耀的3D图像后果。这也是为何如今4K时代,大多电视不支持主动快门式3D显示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议购买高端旗舰款4K电视的用户,尽量选择采用100Hz面板的电视。
2,动态补偿技术(MEMC)
简单概括即通过内置芯片实时对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画面运动趋势进行估算,在两帧图像之间插入一帧(或多帧)估算所得的合成图像(或黑帧)作为补偿帧,从而达到清除上一帧图像的残影、抖动,提高动态清晰度的效果,将影像拖尾降至人眼难以感知的程度。
拿索尼的倍速驱动motionflow XR举例,在全高清时代,其motionflow XR都带有倍速级别标示,如motionflow XR 100(插入一黑帧)、motionflow XR 200(插入一合成图像帧)、motionflow XR 400(插入一合成图像帧两黑帧)、motionflow XR 800(插入三合成图像帧),插入帧越多,画面的流畅性越好。由于场频等原因,其中motionflow XR 400及更高倍速,一般选用的是100Hz面板。而如今在4K时代,无论高低端机型,索尼的倍速驱动全都是用不带级别标示的motionflow XR一概论之。原因1可能是因为4K高刷新率的面板只在少数高端机型上使用,50Hz面板刷新频率无法在两帧之间插入更多帧,2可能是因为目前普通级别的MEMC芯片还不具备高速运算出多帧4K分辨率合成图像的能力。如果按以往全高清时代的级别标示,那么如今大部分产品的倍速驱动会给人“缩水”的感觉,所以干脆就取消掉。
话虽如此,但是即便是在两帧之间只插入一帧图像帧或黑帧,也能大大改善50Hz面板下的运动图像流畅度,这也是在目前大多4K中端机型都采用50Hz面板前提下的一种消除图像拖影抖动、改善画面流畅度普遍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以经常看球赛、玩游戏且对运动画面拖尾抖动现象比较敏感的用户,建议同价位段机型中优先选择带MEMC芯片的机型。各家品牌电视的动态补偿技术,在算法、插入时间、合成图像上各有不同,带来的效果也有优劣,建议购买电视时带专用的测试视频前往卖场测试。
3、背光方式
液晶屏之所以能够显示画面,是因为通过液晶面板后的背光源将面板上的图像打亮。背光液晶电视的背光方式,分为直下式背光和侧入式背光两种方式
直下式是把LED发光晶粒均匀地配置在液晶面板(屏幕面)的后方当作发光源,使背光可以均匀传达到整个屏幕;而侧入式则是把LED晶粒配置在液晶屏幕的四周边缘,再搭配导光板,让LED背光模块发光时,把从屏幕边缘发射的光透过导光板输送到屏幕中央的区域去,这样整体就有足够的背光量,可让液晶屏幕显示画面。
如上表所述,所以说,并不是直下式的液晶电视画质就一定比侧入式液晶电视好,只能说直下式背光的画质极限要比侧入式背光的画质极限高。一些直下式电视如果所用的LED光源较少,划分的背光区域不多的话,在画质上并不比主流的侧入式电视强。但理论上说,在相同数量及亮度的光源下,直下式背光的电视在能效、亮度、背光均匀度、漏光现象控制、分区控光上是会优于侧入式电视的。
另外,因为背光源布局结构的不同,市面上一些主打超薄外形的电视,大多数都是采用侧入式背光。
4,背光亮度
电视上与背光息息相关的两个重要性能参数和功能,就是亮度和分区控光,而这两项指标,同时又直接影响HDR电视的HDR显示效果。
从背光亮度上来说,液晶电视峰值亮度的HDR认证技术标准是800nits,现在一些品牌的旗舰机型甚至已经将这个数值提升到了4000nits以上,更高的亮度峰值,可以带来更大的亮度动态调节范围,使画面明暗细节表现更为丰富,亮的地方亮到刺眼,暗的地方又可以黑的彻底。
5、分区控光功能
顾名思义,就是将电视背光纵横划分出区块,并结合电视播放时画面的明暗对屏幕下方的背光区块进行亮度控制以达到对画面明暗细节的增益效果。划分的区块越多,播放时所能调节的明暗就越丰富,展现的效果就越精细。
如上图所示,三张图片左侧为直下式背光板,右上角的就是在直下式背光上所划分出的区块图,根据右下电视画面明暗信息,将各个区域方块内的亮度进行调节,达到与画面对应的明暗效果。
比如索尼Z9D所搭载的“BacklightMaster Drive(动态背光系统-大师版)”的背光系统,采用了高密度的矩阵式背光,可以对每一个LED实现独立控制,且通过特殊的结构可以防止各个LED颗粒间出现溢光的干扰。在其发布会上电视研发工程师小仓敏之曾有过一个短暂的展示,当时一台Z9D工程机去除了液晶面板层,观众仅观看背光,就能看出一个有着清晰轮廓和细节的黑白影像(可以将其想象成一部黑白的oled电视,通过控制每个LED明暗来显示出黑白画面)!可见背光的密度和精确控制程度对画面明暗表现力增益上的影响。
HDR功能中,对于画面各个明暗区域亮度细节的控制,其根本工作原理就是对背光系统的分区控制,越精细的控光,显示效果自然越好。
如今大多数中高端电视,都带有分区控光系统,各个品牌名字不同,其实原理基本类似。如果选择带HDR功能的电视,那么务必要去关注下这款电视的分区控光表现。除了使用高亮度大反差的视频测试峰值亮度和暗部细节表现外,可以用类似以下的黑色背景带移动白色亮点的视频测试电视控光系统的精细度:
可以观察测试视频中移动亮点周围的光晕表现,光晕越小就代表电视的分区控光就越精细。
6,接口数量及传输性能
在选购电视时,隐藏在电视背面的HDMI和USB接口的数量和性能往往是会被忽略掉的一点,其实就像电脑主板,一台电视的定位如何,看看其安装在主板上各个接口的数量和性能就可见一斑了。为了确保在数据传输上没有瓶颈,在外接播放器或U盘播放视频和在连接PS4游戏机玩游戏时,体验4K 60Hz的画面,普通的HDMI 1.4和USB 2.0接口的带宽已无法满足其数据流量,所以,在选购4K电视时,HDMI 2.0和USB3.0接口必须要有,而对于选购高端HDR机型(特别是对于采用HDR 10标准)的用户,想要在60Hz下同时开启4K、HDR,那么就要必须确保电视带有18G带宽的HDMI 2.0A接口,以获取更好的体验。
7,对标清、高清、全高清分辨率的优化
虽然如今4K面板已经成为主流,但由于信号、资源、存储、带宽等限制,国内广电信号及网络点播视频源的清晰度,大多还停留在标清、高清的标准,即便是播放下载的原盘资源,大多也是全高清的分辨率,所以即便是购买了4K电视,多数人最大的用处还是播放这些低于4K分辨率的资源,原始的像素点经过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拉伸, 再以4K分辨率呈现,如果电视没有内置一块好的图像芯片去处理优化这些画面信息,那么这些视频的观感将远远低于在全高清电视上所播放出来的效果。各个电视品牌的图像芯片对于这种处理能力的技术各有优劣,优化不到位,容易出现颗粒感,优化过头,又会造成锐度过高出现色块模糊丢失细节甚至会变成负优化。除了仔细解读各家芯片技术外,最好的办法,还是带着各种分辨率的视频去卖场试机,用眼睛收货。
这里需要指出一点:有些电视的图像芯片只对有线电视信号、通过USB接口连接播放存储设备内的视频、通过HDMI接口连接自家蓝光播放器及游戏机时的视频信号这三种画面信号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及优化,而对于使用HDMI接口连接普通播放器接收的视频信号则无效。
关于目前是选择4K电视还是全高清电视,存在一个矛盾,既然大多4K电视未经芯片优化播放我们最常接触到非4K视频信号的效果不如全高清电视,那为何我们还要选择4K电视而不去选全高清电视呢?这里可以简单列出三大理由,一是因为潮流趋势,目前大部分品牌都将主要研发资源精力放在了4K电视产品上,市面上已经难以找出一款比较优秀的在售全高清电视了。二是因为产品力,四倍于全高清的分辨率,让4K在清晰度上,特别是静态图像和4K动态画面的清晰度上,有绝对的优势。在其它硬件的基础规格上(如各种接口带宽、内置芯片处理能力、无线网络传输能力),也随着面板一起升级,要远好于全高清时代的机型。三是因为各种相应的资源逐渐从全高清转向4K,如PS4游戏。
8,智能系统
我知道一提智能系统,肯定会有人吐槽:不就是内置一个智能盒子么,买个傻瓜机型外接个电视盒,体验不一样?开机还快!盒子用得不爽还随时能换掉。如果是前几年,我肯定也是这么想的,但如今,各个品牌旗下的电视产品,除了小尺寸和入门型号,几乎全线产品都是带有智能系统的,而且在比拼硬件性能上,与手机的硬件发展一般,有种愈演愈烈的趋势。
———————————————————— 结尾 —————————————————————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对大家有没帮助,这里只是结合当下流行的4K和HDR技术浅显粗略地介绍了这8个“硬指标”,也是我认为在如今充斥各种营销噱头的电视行业中比较容易被消费者忽略并与观看体验密不可分的,建议选购电视时,多关注相关参数资料作为对比依据。
当然,想要深入了解一台电视的画面显示技术和判断其播放效果,还需要更大维度地对一台电视进行软硬件上的解析,今年索尼提出了一个叫五个分辨率的说法,分别是“空间分辨率”(面板分辨率)、“色彩分辨率”(面板色域)、“灰度分辨率”(面板位数)、“时间分辨率”(面板刷新率)和“宽容度分辨率”(动态范围),通过测试这五个分辨率在各种场景下的表现,才可以基本判断一款电视的显示效果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