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显色性测试SPDX文件检测机构TM30报告
2018年,北美照明工程学会(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IES)发布了新版的光源颜色质量评价标准—IES TM-30-18 Method for Evaluating Light Source Color Rendition(光源颜色再现的评价方法) ,对旧版文件进行了部分更新。
与2015年发布的旧版文件相比,TM-30-18版本修改了如下三点:
调整了色板在小于400 nm和大于700 nm范围的光谱反射率计算函数
调整了参考光源的过渡区,适用色温范围由原来的4500 K-5500 K变为4000 K-5000 K
修改了颜色保真度Rf的评价公式,计算的比例因子从7.54改为6.73
在2017年4月,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发布了一份技术报告《CIE 224:2017 Colour Fidelity Index for accurate scientific use》,对颜色保真度指数Rf进行了定义。该指数基于IES TM-30-15中的保真度指数计算,但对用于颜色评估样本的外推法、参考光源的过渡区以及保真度计算的比例因子等部分有细微差异。随着TM-30-18的发布,这两个文件得到了协调,这是颜色保真度测量迈向全球化的重要一步。
长期以来,CIE用来评价颜色质量的一般显色指数Ra被广泛用来描述各种光源技术的视觉体验。但IES认为Ra只考虑了颜色质量的一个方面,无法完全表达人眼对颜色的感知,不能建立视觉体验的整体性,在精确再现光源颜色方面是有缺陷的。为此,IES在2013年3月成立一个颜色度量工作组(IES Color Metrics Task Group),负责研究表征光源显色性的改进措施,以便开发一种替代CRI的系统,更好的服务于照明行业及其利益相关者。2015年,IES正式发布了评价光源显色性的规范性文件IES TM-30-15,采用色彩保真度指数Rf(Fidelity Index)和色彩饱和度指数Rg(Gamut Index)两个指标来共同评价颜色质量,这与CIE的CRI体系有有重大区别。
光源显色性测试SPDX文件检测机构TM30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