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记者 邸志永 安亚静 见习记者 丁梦圆
清淤泥、冲道路、运物资……7月27日,驻易县部队官兵与民兵170人驰援受灾乡镇,全力投身灾后清淤。泥泞里,那跃动的“迷彩绿”,成了受灾群众心中最安稳的依靠。
“子弟兵来了,我们就有希望了!”这是受灾群众最朴实、最真切的心声。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永远是人民群众最值得信赖的坚强依靠。
这样的军民鱼水情,在保定这座红色之城有着深厚根基。作为驻军大市、兵员大市、安置大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之城,保定更是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祥地。抗日战争烽火中,晋察冀根据地在此创立,“人民子弟兵”的称谓从这里响彻全国,军民鱼水情的种子深深扎根这片热土。如今,驰援灾区的身影,正是保定儿女赓续“军爱民、民拥军”传统的有力见证。
时代变迁,变不了拳拳拥军爱民之心。保定市始终传承双拥光荣传统,积极推进军地共同发展、军民深度融合,让“双拥之花”在保定大地绚烂绽放。
用心用情服务,全面提升拥军质效
“凭军人证件能领拥军礼包,吃饭购物有专属折扣!”盛夏时节,我市启动2025年度“百城万店拥军行”活动。
陆军某部上士刘军近日回保定探亲,收获连连惊喜:“因为荣立三等功,我不仅买房享受10万元优惠,在买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时也享受‘折上折’。”
今年是我市第6次同全省同步开展“百城万店拥军行”活动。截至去年,活动已吸纳2195家企业加盟拥军行列,惠及官兵4.8万人次,减免费用619万元。
这仅是保定市做好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保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聚焦官兵后顾之忧,以政策落地见效为核心、以精准保障服务为抓手,用实打实的举措当好强军“保障部”。
全面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出台《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2020年以来,全市共有1545名军人子女享受到入学优先、 中考加分等优待政策。
持续拓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渠道。坚持阳光安置原则,强化就业观、择业观引导,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全年举办专场招聘会48场,挖掘岗位1.1万余个,成功帮助416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
精准破解随军家属就业难题。创新“分类归口、同地域对等”模式,发放未就业补助,累计安置随军家属579人。
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市县领导带头走访慰问驻保部队官兵、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代表。
据统计,2024年,我市高效保障部队演训50余次,投入警力6700人次。军供站圆满完成40余批、近万名官兵保障任务,荣膺“全国重点军供站”。
一系列暖心举措,让军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持续,汇聚成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制胜伟力。
大力构建荣誉体系,营造浓厚拥军氛围
尊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氛围。
行走在保定街头,“军人军属优先”“退役军人优先”“优抚对象优先”标识标语在银行、医院、商店、火车站等地随处可见。双拥广场、双拥公园等双拥元素深度融入城市规划肌理,成为亮丽风景。
近年来,保定以增强全民双拥意识和国防意识为出发点,抓实抓好双拥宣传教育,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教育体系,大力营造“军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深挖红色资源,建成双拥主题场馆56处、教育基地49所,打造“向英雄致敬馆”“太行博物馆”等特色阵地,年受教群众超500万人次。
——开设媒体“军民共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保定英烈事迹”专栏,组织编撰《保定市英烈事迹摘录》,持续连载保定籍英烈事迹71篇,拍摄30部英烈事迹短视频。
——广泛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全市现场祭扫达2.9万人,广电云、视频号、抖音、快手四平台总观看量达28.4万人,总点赞量达131.3万次。
…………
从场馆里的沉浸式教育到屏幕上的英烈故事,从街头的宣传标语到线下的纪念活动,保定用多元载体厚植尊崇情怀,让“崇尚英雄、关爱军人”成为城市新风尚。
军爱民民拥军,共筑鱼水深情
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二字重千钧。
驻保部队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以“最美逆行”姿态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近年来,我市极端天气频发,多次造成旱涝灾害。驻保部队官兵、民兵闻“汛”而动,向险而行,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生动诠释人民子弟兵的赤胆忠心和使命担当。
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近年来,驻保部队还积极投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乡村振兴、产业帮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驻保部队为全市29所学校建设“国防书屋”,直接投入855万元,帮扶升级产业项目18个,消费帮扶2513万元,做好10个乡村振兴村和6个“一地一乡”村的帮扶工作,受到当地群众好评。
不仅如此,今年春季开学,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和前卫路小学的孩子们也收到一份特殊礼物——来自西藏边防某部官兵的回信。
2020年以来,我市已连续5年组织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专项慰问活动,将近5000封绘画书信、拥军礼包邮寄到边关哨所,同时筹集300余万元建设资金支持边防部队建设。西藏某部驻军还掀起 “学习保定、读懂保定、热爱保定”的热潮。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如今,在保定大地,军民携手并肩,处处涌动着军爱民、民拥军的暖流,凝聚起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