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动态首页 最新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游”在中国、“购”在中国、“食”在中国成国际“新时尚”
2025-08-06 08:56

中国旅游报记者 范朝慧 见习记者 徐欣馨

7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中国移民管理工作发展成就。据介绍,当前,中国护照可免签或落地签进入90多个国家地区。我国已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免签入境已成为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商贸的主渠道,带动入境旅游持续升温,助推全球“China Travel”热潮,“游”在中国、“购”在中国、“食”在中国成为国际“新时尚”。

免签入境成来华旅游主渠道

近年来,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更多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生活。“十四五”期间,国家移民管理局推出系列政策举措,进一步便利外籍人员来华。

为进一步简化入境手续、降低时间和经济成本、带动更多外国朋友便捷来华,国家移民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系列免签政策助力“多来快来”。目前,中国已与29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对46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对55个国家实行240小时过境免签。此外,海南入境免签、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免签、邮轮入境免签等区域性免签政策,便利更多外国朋友来华旅游商贸。

口岸签证政策便利“急来速办”。为满足来华外籍人员紧急入境需求,国家移民管理局还提供办理口岸签证便利,目前已覆盖国际航线多、外籍人员入境量较大的73个城市99个对外开放口岸。

停留居留服务保障“安心舒心”。对来华外籍人员签证有效期、免签停留期不能满足需求的,提供就近办理签证延期和换补发的服务,让外籍旅客“游得安心”。国家移民管理局还会同有关部门持续优化提升外籍人员在华生活服务便利度,努力让外国朋友在中国旅行生活更舒心便捷。

当前,免签入境已成为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商贸的主渠道,带动入境旅游持续升温。文化和旅游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接待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5.5%。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移民管理局还于2023年底启用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五星卡”。目前,已经实现“五星卡”在交通住宿、旅游观光、金融消费等公共服务领域的顺畅使用。

中国公民“走出去”更加便利

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等需求日益旺盛。为服务中国公民“走出去”,“十四五”期间,国家移民管理局采取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累计为中国公民签发出入境证件超过3亿人次,公民持有有效普通护照数量已经超过1.6亿本。

出入境证件申办便捷性不断提升。在持续优化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全国通办”的基础上,2024年5月,在北京、上海等20个城市试点实施部分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政策,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在网上申请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实现了办理出入境证件“一次都不跑”。下一步,国家移民管理局还将继续扩大“全程网办”试点城市范围,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让中国公民“走出去”更加便利。

中国护照免签范围不断扩大。国家移民管理局积极配合外交部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为持中国护照人员提供免签入境便利,2021年以来,新增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10个免签入境国家。目前,持用中国护照可以免签或者落地签进入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有关国际咨询机构统计排名,中国护照在全球通行度排行榜上已经由2021年的第72位上升至如今的第60位,中国护照“含金量”持续提升。

全时全球咨询服务惠及大众。开通国家移民管理机构12367服务平台,“十四五”期间,国家移民管理局为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公民及时提供业务咨询服务等超过4.8亿人次。

内地和港澳人员便捷往来

“十四五”期间,港澳与内地人员往来日益热络,国家移民管理局在促进内地和港澳人员便捷往来方面采取一系列制度型开放举措。

在便利内地居民往来港澳方面,聚焦服务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增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签发赴港澳个人旅游签注,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增加至59个;创设“琴澳游”旅游签注,服务推进琴澳旅游一体化,已有5.6万余人次享受便利;在深圳市、珠海市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施赴港澳旅游“一签多行”“一周一行”政策,进一步便利内地居民赴港澳观光旅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服务港澳居民来往内地方面,推出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在内地换发补发政策。“十四五”期间,已经有39.4万人次享受在内地办证便利。为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2024年7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创新推出为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签发来往内地通行证政策,实现新时代“一国两制”下出入境管理领域重大创新突破,目前已签发通行证8.5万余张。

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十四五”期间,国家移民管理局紧贴出入境服务对象的需求,持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方面,紧紧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海南自贸港等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实现边检行政许可全部网上办理,全程网办的比例超过95%,在24个口岸新增“一带一路”专用通道240余条。

提高通关便利性方面,加强出入境客流预测分析,及时发布口岸通关提示信息,提前疏导客流。优化完善边检快捷通道,符合条件的中外籍旅客可以经过全国200多个海陆空口岸快捷通关,15秒左右即可完成边检通关。此外,广东深圳、珠海和广西友谊关陆路口岸推广出入境车辆边检“一站式”快捷通关,通行效率提升60%以上。研究出台对邮轮外籍旅客免签入境、免采指纹等一系列支持促进邮轮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今年以来乘坐邮轮出入境的人员超过110万人次,同比增长54.2%。

提升通关体验方面,在全国口岸启用新版出入境边防检查现场标志标识,出入境通关的指示指引信息更加明确,动线更加清晰。在深圳湾、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实施“一地两检”的通关模式,进一步优化粤港两地通关流程;在港珠澳大桥、横琴、青茂口岸实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查验方式,实现粤澳口岸边检、海关等执法部门一体联动验放;在北京首都、上海浦东等9个枢纽机场推行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查验手续,省去出境入境两道检查,政策实施以来已经有超过500万人次的中外旅客享受到直接过境的便利。

“十四五”期间,全国边检机关累计验放出入境人员15.56亿人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口岸通关效率最高效的国家之一。

来源:中国旅游报

最新文章
朝“问”健康丨老年人如何运动不受“伤”?应避开这些误区_腾讯新闻
随着气温回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运动健身的行列中。然而,频繁爆出的老年人在运动中出现的意外伤害,让很多老年人对如何运动产生焦虑。如何保持健康的运动?运动中容易出现哪些安全隐患?如何规避运动损伤? 今天的朝“问”健康,让我
汕头市博尔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我是汕头市博尔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陈经理,联系地址是汕头市龙湖区龙光世纪商务中心1栋1103,我们公司是在广东汕头的个体私营公司,公司专注于商业服务,咨询、调研,注册资金为人民币20--50万元,雇员数量为6--10人,年营业额为:人民币1--20
【中银宏观:6月和二季度经济数据点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对下半年稳经济很重要
摘要上半年实际累计同比增长5.3%,下半年稳增长仍需加力提效。2025年二季度GDP实际同比增速5.2%,名义GDP同比增速3.9%,上半年实际GDP累计同比增长5.3%。上半年平减指数累计同比下降1.0%,降幅较一季度扩大。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1-
《以法之名》,捍卫司法公正!
近日,首部聚焦检察侦查工作的法治题材大剧《以法之名》收官完结。该剧讲述了海东省检察机关在省委政法委、省检察院领导下,高质效侦办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维护公平正义、护航社会发展的故事。本期【追剧普法】一起来看《以法之
赵宏:法学这条正义之路有无数人跟你同行丨我和我的学科
法律理想主义的火种这是经过了20多年的答案。时间再拉回到我高考时,选择法学作为职业就真的纯属巧合。我们那个时代的高考还没有张雪峰指导志愿填报,所以横亘在城市和农村,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信息差也决定了每个考生的专业选择。我来自
上海老瓷器回收电话,上海民国瓷器回收,各种家用老瓷器回收
上海豪臣古典物资调剂商店,,收购电话; 王先生,上海老红木家具回收,老柚木榉木家具回收,老字画回收,老线装书回收,小人书回收,老钱币回收,各种老瓷器回收,各种老玉器,老翡翠回收,老木雕竹雕回收,老邮票信札回收,民国广告书籍回收,
QFG空气过滤器 QFG-01/QFG-02/QFG-03/QFG-04空气过滤器-「阀门配件」-马可波罗网
上海隆鼎自控阀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自动化控制阀门、承接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安装、调试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中外合作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生产工业自动化仪表中的调节阀、执行器和控制阀等产品,所生产的执行机构和控制阀广泛应用
2025年新闻发布新思路:从发布到传播的闭环
2025年新闻发布新思路:从发布到传播的闭环。分享2025年新闻发布新思路:构建从发布到传播的闭环体系一、闭环体系的核心逻辑:监测-调整-优化2025年新闻传播已进入数据驱动时代,闭环体系的核心在于通过实时监测传播效果、快速调整策略、持续优
有苍蝇翅的翡翠手镯:品质、价值与价格全解析-翡翠原石
满绿有苍蝇翅的翡翠手镯是翡翠行业中非常稀有和珍贵的品质之一。在翡翠市场上翡翠的价格受到多个因素的作用包含颜色、透明度、纹理、大小等等。满绿是指翡翠的颜色,是翡翠市场上更受欢迎的颜色之一。满绿翡翠的颜色饱满鲜艳带有明亮的绿色
盘点国内外无人驾驶技术-华为、小鹏、特斯拉、百度、谷歌
无人驾驶汽车(Self Driving Car)也称为无人车、自动驾驶汽车,是指车辆能够依据自身对周围环境条件的感知、理解,自行进行运动控制,且能达到人类驾驶员驾驶水平。近两年来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突飞猛进,各大整车企业、无人驾驶系统(感知、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