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7月,东海防空识别区内的战机对峙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日本的防卫白皮书,将中国视作“最大战略挑战”的说法,简直令人费解。日本这种既想从中国获取经济利益,又同时对其进行挑衅的做法,显得极其矛盾,仿佛在认为中国民众的记忆只有金鱼般短暂。
细读日本防卫白皮书,发现其内容充斥着对中国的磨损性指责,甚至比美国对中国的表述还要激烈。在美国,尽管双方的关系紧张,仍然只能称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然而在日本的表述中,对中国的形象已经被塑造为“生死大敌”。这一转变让人质疑日本的真实性格,令人不会忘记的是,就在几天前,日本外相岩屋毅在吉隆坡对中国外长进行了深深的鞠躬,令人叹息这究竟是在拍摄什么“和谐外交”的纪录片。 有不少评论人士对于日本目前的军事预算表示震惊,43万亿日元的花费究竟意味着什么?换算成人民币,这几乎接近2.5万亿,较去年暴涨了20%。此外,日本还计划购买400枚射程达1600公里的战斧导弹,这样的举措无疑是对地区局势的挑衅,甚至能够从东京打击到上海。日本国内的网络用户也纷纷在雅虎新闻下发表不满情绪,指责政府的所作所为是在将民众推向战争边缘。当三菱重工接到来自中方的断供通知时,其内心的懊悔可想而知。 从经济层面来看,中国对日本的反制措施更是精准打击。日本去年对华出口的水产品总额高达78.6亿美元,占其整体水产出口的40%以上。现在北海道的渔业协会对此深感恐慌,毕竟之前因核污水事件而损失惨重的他们,根本承受不起再次受到打击。此外,日本牛肉出口的谈判被迫中止,使得众多神户牛养殖户陷入呆滞,毕竟中国是他们高端和牛的最大的市场。而尽管日经指数上的军工股一路飙升,但汽车行业却因中美两方的压力而岌岌可危,丰田汽车公司的董事长章男在财报会议上甚至提出可能关闭在中国的两家工厂。 历史牌这次的运用可谓深得人心。2025年正好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适时提醒日本在历史上欠下的血债,显得颇有策略。根据明治大学的研究数据,当年甲午战争的赔款折合现在的购买力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此外还包括侵华战争期间被掠夺的资源和文物。而冲绳民众游行要求美军撤离的影像在TikTok平台上广泛传播,加上琉球独立运动的支持者在过去三个月内增加了12万名签署者,难怪东京的政客们在此期间感到异常焦虑,不知他们究竟视而不见还是故意装作无视。 美国兰德智库的一份报告中隐含的信息更为深刻——日本目前的军事策略完全在复制甲午战争前的老套路。当年日本曾冒险袭击北洋水师,而现在又试图通过台湾问题来策划行动。但需要注意的是,解放军在去年仅在东海地区就进行了48次实弹演习,而最新部署的055型驱逐舰的雷达能够覆盖半个日本列岛。尽管飞豹战机挂载的霹雳-12导弹并不是最新型号,但其在近距离的压制性拦截已经传递出明确的警告:一旦真的发生冲突,我们绝不会袖手旁观。目前,日本民间和官方的立场出现了明显的分歧。根据雅虎的民意调查结果,竟有72%的民众反对政府加剧中日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冲绳地区,这一反对率高达89%。而与此同时,有些台湾省的民众却对此沾沾自喜,殊不知他们期待的“战斧导弹”若真在琉球落地,第一批受到波及的恐怕仍然是他们自己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