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烟花”绽放、“空气炮”轰鸣、“大象牙膏”喷涌……这个暑假,太原市迎泽区双东小学校三年级二班的孩子们,不再满足于课本知识,纷纷化身“小科学家”,用40余份充满奇思妙想的实践作品,亲身体验了“寻自然之美,探科学之趣”的快乐旅程。
为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响应上级暑期实践号召,双东小学三年二班于暑假期间在家里组织开展了主题科学实践活动。该班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完成了一系列创意任务,收获了对科学知识的直观理解与实践乐趣。
活动精心设计了六大实践选项:趣味家庭小实验、科学纪录片观后感、科技小成品制作、自然主题剪贴报、科学书签设计、科普读书小报创作。同学们可根据兴趣自由选择1-2项任务,确保参与灵活性与自主性。
厨房变实验室:醋和小苏打模拟“火山喷发”被录制成趣味视频。
自然成为课堂:学生走进公园绿地,用相机捕捉昆虫、植物的细节奥秘,并撰写生动的观察笔记。
阅读驱动实践:读完《昆虫记》《十万个为什么》,孩子们将心得感悟转化为图文并茂、设计独特的科普小报,展现个性化理解。李博含的“水中烟花”(彩色墨水入水扩散)、王思辰的自制“空气炮”(演示空气动力学)、赵浩然的震撼“大象牙膏”(过氧化氢分解)等实验,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3jjewl.riyuangf.com/file/upload/202508/12/075934492.jpg" />
截至7月21日,班级共收到实践作品40余份。每一份作品都凝结了学生的观察、思考与动手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3jjewl.riyuangf.com/file/upload/202508/12/075935132.jpg" />
班主任王晓丽老师在整理作品后,高度赞扬了同学们“将科学融入生活”的探索精神。她特别举例:“以前讲‘植物蒸腾作用’,孩子们总说抽象,现在同学们用透明塑料袋套住盆栽枝叶,观察到水珠凝结的现象,还写下观察日记,这就是最生动的学习呀!”这生动体现了实践活动的教育成效。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3jjewl.riyuangf.com/file/upload/202508/12/075935752.jpg" />
部分优秀作品在班级群展示后,引发家长热烈反响。家长们欣喜反馈:孩子主动观察天气变化,还学会了用显微镜看树叶脉络,这样的实践比课本更生动!”“以前周末总抱着手机,现在天天追着问‘为什么彩虹有七种颜色’,科学活动让孩子变主动了!”这印证了活动在激发兴趣和改变习惯上的积极作用。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3jjewl.riyuangf.com/file/upload/202508/12/075935672.jpg" />
此次暑期科学实践活动,不仅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表达力,更在寓教于乐中悄然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习惯。太原市迎泽区双东小学三年二班将持续践行“做中学”理念,呵护孩子们心中萌发的科学种子,为其未来成长持续赋能。
(网易山西 张敏 助编 李晓娜)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3jjewl.riyuangf.com/file/upload/202508/12/07593568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