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白蛋白纳米粒小试研发阶段的“交谈”

   日期:2024-11-07     作者: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3jjewl.riyuangf.com/mobile/news/2588.html
核心提示:转自:药事纵横人体中的血液由约50%-60%血浆和40%-50%的血细胞组成,血细胞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浆主要由水

转自:药事纵横

我与白蛋白纳米粒小试研发阶段的“交谈”

人体中的血液由约50%-60%血浆和40%-50%的血细胞组成,血细胞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浆主要由水、晶体物质和蛋白质组成。血液中含有的蛋白质将其称为血液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不同的蛋白在人体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白蛋白在血浆中含量较多,主要有肝细胞合成,白蛋白是血浆中主要的载体蛋白,血浆胶体渗透压和PH的稳定是靠白蛋白来维持的。另外,其本身存在多个药物结合位点且其疏水水域也可结合疏水性药物。除此之外,白蛋白还具有生物可降解,无毒,无免疫原性等特点。利用白蛋白制备纳米粒,既可以较好地载药,改善药物特性,也可以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的累积,是一种较好的策略。Fresenius Kabi USA,LLC公司生产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在中国的成功上市打响了国内市场白蛋白纳米粒“之战”

一、简介

白蛋白纳米粒是通过一定的制备方法将所载药物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方式包载于白蛋白空间结构内,也可以通过物理吸附作用附着于白蛋白表面的一种纳米递送系统。目前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有去溶剂法、乳化法、自组装法、凝胶法、喷雾法和NabTM技术(NabTM technology),NabTM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的运用到产业化生产中。NabTM技术(Nanoparticle albumin-bound technology)是由American Bioscience公司开发研制的,该方法以白蛋白作为药物的递送载体,包载的药物多为疏水性的抗癌药,能很好的将白蛋白和所载药物结合形成纳米尺寸的递送系统。该制备方法的核心要点为先将药物溶解在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中,称之为油相。然后通过一定速度将其与一定浓度的白蛋白水溶液混合,此时形成的中间产品为水包油型(o/w)乳剂,在短暂时间内将其经过特定的仪器(高压均质机)经过高压均质,形成一定尺寸的纳米载药系统。均质是该技术的核心步骤,在高剪切力下,液体内产生气穴空化作用,引起局部高热,生成能使聚合物交联的超氧化物离子,氧化白蛋白分子中的巯基残基或断裂白蛋白分子内的二硫键,使白蛋白间交联形成新的二硫键,从而在非水性介质微小液滴(如水不溶性药物)的周围形成一个交联的聚合物壳体。

二、市场情况概述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药智网数据可知目前以该剂型登记的品种分别有:①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②注射用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和③注射用西罗莫司(白蛋白结合型)目前获得批准文号只有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其余两个品种各个厂家还在不同的审评阶段。其中注射用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在CDE登记受理的厂家为石药基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和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射用西罗莫司(白蛋白结合型)在CDE登记受理的厂家为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和石药基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

2.1注射用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

多西他赛(Docetaxel)(多烯紫杉醇),对晚期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市场上存在的多西他赛注射液临床使用前需要抗过敏预处理,给临床患者的用药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注射用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采用创新的人血白蛋白包裹技术,将多西他赛纳米粒输送至患者体内。凭借该项技术,该产品可避免市场上多西他赛产品注射前的激素预处理,且无输注相关过敏反应发生,并可显著提高药物的体内暴露量,改善安全性、疗效及患者依从性。据报道石药基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研发的注射用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针对治疗胃癌(包括食道胃结合部癌)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2.2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实验室研发阶段处方的筛选,关键工艺参数的确定等……对以后该产品中试放大,工艺验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现针对白蛋白纳米粒小试研发阶段中研发流程及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站在一个刚接触该剂型研发者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回忆和探讨下,旨在为大家提供针对该剂型总体的一个研发思路。

四、写在最后

本篇文章的开头为大家简单介绍了白蛋白纳米粒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实验室常用的制备方法,接下来重点为大家介绍了成功运用到产业化生产的制备方法-NabTM技术及其制备原理,目的是让大家对其有个初步的了解。随后为大家列举了成功运用到临床上几个产品的市场状况、临床适应症及其上市的厂家。最后重点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作者以个人的亲身经历在小试研发白蛋白纳米粒过程中容易考虑到且产生疑问的点,根据自己所查找的资料及自己的认知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目的是让大家对白蛋白这种载体和NabTM技术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由于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及时与我联系,提出疑问,共同进步!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参考文献及途径:

【1】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仿制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2】纳米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3】https://db.yaozh.com/(药智数据库)

【4】https://www.cde.org.cn/(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5】白蛋白纳米粒给药载体的研究进展

【6】www.nmpa.gov.cn/(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7】「行业深度」洞察2022:中国白蛋白市场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