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2023年上半年,斗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着力提升投诉举报处置工作效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做到听民声、解民忧。为进一步优化放心消费环境,全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现对2023年上半年投诉举报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报告如下: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一、受理工单基本情况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2023年上半年,斗门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全国12315平台、珠海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来访、来电、来函等途径受理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共3505宗,同比增长2.8%(2022年上半年共3408件),其中投诉工单2816宗、举报工单612宗、咨询50宗、表扬20宗、建议7宗。上半年按时转办率100%,已办结3505宗,办结率100%,涉案金额65.5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2.4万元,获消费者赠送锦旗4面。
ntent="true">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从投诉举报工单的接收渠道来看,我局通过珠海市12345服务热线平台受理的工单有2429宗,占工单总量的69%;通过全国12315平台接收的有982宗,占总量的28%;通过来访、来电来函等其他途径接收的有94宗,占投诉举报总量的3%。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二、投诉举报热点分析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一)投诉类工单数据情况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2023上半年,我局共受理投诉工单2816宗,其中:商品类1648宗,占比59%;服务类1168宗,占比41%。排名前五位的问题类别是:售后服务问题1025宗、食品安全问题470宗、价格问题337宗、质量问题318宗、预付费(卡)问题194宗。投诉案件主要客体类别有:食品549宗、餐饮和住宿服务325宗、文化娱乐体育服务194宗、家具用品189宗、物业服务149宗。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二)举报类工单数据情况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2023上半年,我局共收到举报工单612宗,其中:商品类373宗,占比61%;服务类239宗,占比39%。排名前五位的问题类别是:涉嫌存在广告违法行为153宗、涉嫌存在食品安全违法行为133宗、涉嫌存在价格违法行为72宗、涉嫌存在质量违法行为51宗、涉嫌存在计量违法行为25宗。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三)总体分析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综合分析投诉、举报总数据,随着经济逐渐复苏,消费售后服务类问题数量增多,2023年上半年共受理1052宗,占比30%;食品安全类重点监管领域,共收到602宗,占比17%;价格类411宗,占比12%;质量类371宗,占比11%;广告类289宗,占比8%;预付费(卡)类200宗,占比6%;计量类63宗,占比2%;安全类55宗,占比1.5%;合同、不正当竞争、商标、人身权利及其他类共462宗。
ntent="true">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三、当前投诉举报的热点问题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一)售后服务类投诉举报数量持续攀升。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消费者反映问题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消费售后服务类问题数量较为突出。从投诉内容来看,2023年上半年售后纠纷1052件,排名第一。售后纠纷涉及范围几乎涉及所有行业,有百姓日用生活消费品、家居用品、交通工具、餐饮住宿、美容美发、健身服务等各个领域。具体表现为:一是经营者存在主观违法嫌疑,拒不履行售后约定或无故拖延;二是由于产品的实际质量、规格或用途与想象中产生差异,消费者要求退换货困难,进而引发退费纠纷。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典型案例:2023年3月3日,市民潘先生投诉称,其在斗门区某门业商家处定做4扇门,通过微信转账货款1720元,当时双方口头约定最迟15天内交货,但至今接近3个月商家仍未交货。潘先生多次打电话及上门与商家沟通均无果,现要求退款,商家拒绝退款。接诉后,我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组织投诉双方于2023年3月7日进行现场调解,经协调,双方达成一致协议,被投诉商家同意退款给潘先生。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二)食品餐饮类投诉举报仍为投诉举报重点。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食品安全不容忽视,2023年上半年,我局收到涉及食品餐饮类投诉举报依旧高居不下,共1034宗,占半年总量29.5%,对比去年同期食品餐饮类投诉举报935宗,同期增长10.6%。其中,收到商品类食品投诉举报674宗、服务类餐饮服务360宗。投诉举报内容多为商家涉嫌销售过期食品、食品里混有异物、因质量问题售后退赔、标签价格等问题。且部分职业投诉人也在食品领域以食品标签、广告宣传、食品中有异物等问题为切入口,索要高额赔偿,导致食品类投诉高居不下。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典型案例:2023年5月25日,市民反映其于5月23日18:37分向斗门某商店购买了一款名为元气小汉堡的糕点,花费12元,回家后放置冰箱。5月24日一早供小朋友食用后,出现头晕肚子疼呕吐等情况,随后送当地卫生院检查。市民表示商家的食品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及食用方法,要求部门核查处理,并要求商家赔偿。接投诉后,我局执法人员立即前往被投诉方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经核查,涉诉的元气小汉堡属现制现售即食类食品,我局执法人员向商家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被投诉商家必须在盛装食品容器上标明生产日期。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被投诉商家赔偿200元给予投诉人。接下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对该商家的检查频次以及监管力度。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三)“职业索赔”投诉举报频繁应接不暇。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2023年上半年,我局共收到疑似职业打假投诉举报292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8.3%。主要投诉举报的问题有:虚假网页广告、虚假宣传、食品安全问题、产品标识标签问题及餐饮店在网络平台无证从事冷菜经营等。涉及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有抖音、拼多多、淘宝、京东等。职业索赔人的主要诉求是要求监管部门进行立案查处,并给予相应奖励,要求监管部门、商家、举报人三方联系配合处理,要求限期内书面形式答复处理结果。职业索赔人大多以全国12315平台为初始平台进行投诉举报,如处理结果与预期不符的,会通过其他途径如信访渠道、市长信箱、市政府网站等进行重复举报,有时会以举报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方式申请行政复议等施加压力,既挤占了有限的行政和司法资源,又扰乱了市场管理秩序、破坏了法治化营商环境。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四、工作建议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一)全面加强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管。产品质量监管始终是市场监管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销售环节都应该紧把质量关。从消费投诉反映问题突出的领域和行业着手,强化重点行业专项执法检查,增强对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全领域闭环监管,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大抽检力度,开展行业约谈,加大监管打击力度,激励企业守法诚信经营自律,倒逼供给质量安全不断提升,维护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和良好消费环境。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二)加大监管力度保障食品安全。强抓校园周边、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充分运用“互联网+”模式等数字化手段实时监管,线上线下工作相结合,不定期对食品经营企业开展突击检查,严格要求企业落实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原料进货查验、信息记录追溯、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制度。加强食品安全快检、抽检力度和举报投诉线索排查力度,做到“问题排查到位、隐患整治到位、案件查办到位、风险研判到位”,坚决守牢全区食品安全底线。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三)加强对职业投诉举报的沟通应对。一是严格程序,依法处理。对于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的事项,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核查处理,履职尽责。对受理期限、终止调解时限、立案时限、办案时限、告知时限等了然于心,程序上避免瑕疵漏洞。二是加强沟通,紧密联动。各所与相关业务股室间应深入沟通讨论,厘清疑难点,业务指导回复内容尽可能标准化、模块化,确保内容叙述清晰,引用法律、法规准确,避免出现各所之间处理方式不一致,给职业打假人有可乘之机。
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深入推进“放心消费粤行动”民生工程。“放心消费粤行动”是今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的民生工程。要持续推进“放心消费粤行动”民生工程,引导企业树立消费者至上理念,认真履行消费维权主体责任和义务,着力打造“双承诺”单位,通过强化对消费环境的源头治理,以点带面,扩大参创主体覆盖范围,引领带动全区消费环境持续改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