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钓渭镇东崖村:培育文明新风 赋能乡村振兴

   日期:2025-08-19     作者:d5es7       评论:0    移动:http://3jjewl.riyuangf.com/mobile/news/544.html
核心提示:日前,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高新区钓渭镇东崖村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近年来,钓渭镇东崖村以创建全国文明

日前,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高新区钓渭镇东崖村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近年来,钓渭镇东崖村以创建全国文明村为目标,坚持文化铸魂、规划先行、产业赋能,走出了一条精神文明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同频共振的文明创建新路径。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3jjewl.riyuangf.com/file/upload/202508/19/100110202.jpg" />
村庄全貌

文明统领聚合力

   打造乡村新蓝图 

钓渭镇东崖村以图文并茂的墙绘、生动鲜活的标语、寓教于乐的场景,将文明理念、传统美德、法治精神融入村民日常出行轨迹。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养老幸福院等便民文化场馆,为日常活动开展、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提供了充足条件。开展村风村史馆筹建前期准备工作,深度挖掘和展示乡村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发展变迁,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3jjewl.riyuangf.com/file/upload/202508/19/100110762.jpg" />

文化墙

文明实践筑村梦

  志愿同行美家园 

组建了6支志愿服务队伍,以讲堂或入户的方式,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面对面宣讲交流活动结合道德模范评选以及星级文明户创建等活动,组织群众对社会和身边的思想道德行为开展评议、推荐。采取志愿者上门拜访、公益帮扶等方式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老人,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情感心理等问题。结合“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挖掘基层文化人才,扶持农村青年民间艺人、支持群众自办文化团体,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根据“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有计划地举行传统节日庆典活动,组织文化汇演、民俗竞技等特色活动,以节庆为纽带凝聚邻里乡情,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3jjewl.riyuangf.com/file/upload/202508/19/100111392.jpg" />

文化广场夜景

精心策划举办秦腔演出、广场舞大赛、篮球赛等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文体活动,通过“戏曲进乡村”、公益电影播放等政府惠民文化活动搭台,用“文明实践大舞台”、“映前十分钟”等群众自娱自乐唱戏,极大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大力扶持本土文艺队伍建设。目前,已组建秦腔自乐班1个、篮球队1个、舞蹈队2个。这些队伍不仅在日常活跃于村头巷尾,还在重要节庆期间登上舞台一展风采。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3jjewl.riyuangf.com/file/upload/202508/19/100111712.jpg" />

主阵地文化活动

家风聚力扬正气

   崇德向善谱新章

广泛开展“文明家庭”“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选拔出一批事迹突出、群众认可的先进典型。同时,组织乡贤人才编撰村赋,修订《村规民约》,潜移默化影响村民规范自身言行。借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制定红白事办理标准,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

环境整治提颜值

   生态宜居焕新貌

先后投资350万元,完成改厕654户,铺设排污管网17000米;成立6人物业化保洁队伍,配备垃圾收运车、绿化养护车,实现“每日定点收运、苗木定时养护”;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建立月考核奖惩制度,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累计投资500余万元实施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修建花坛600余个,打造“一街一景”特色景观;集中整治村民门前环境,实现“家家有小花园、户户有微景观”。如今,村内道路宽敞整洁、排水渠通畅、夜景灯光绚烂,成为全市乡村建设现场观摩会的样板村。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3jjewl.riyuangf.com/file/upload/202508/19/100111542.jpg" />

农户门前统一整治

未来,东崖村将更加珍惜全国文明村这块“金招牌”,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等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润泽千家万户,为乡村和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