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吨的车,对撞8吨的车,给8吨的车撞得后轮离地了。做宣传是可以做一点夸张的效果,比如说大运汽车把一条巨蟒撞死了,风驰天下,大运汽车,但是夸张是一定要让人一眼下去就发现这是在夸张。
要是贴合实际,稍微和实际接近一点,那就不是夸张,而是欺诈。做买卖到底要以什么样的姿态展开,以什么样的姿态结束,做买卖之前应该想好。
讲智能驾驶测试,我是外行,我让央视新闻误导了,那我只能学习,因为我确实不具备看出来这个测试到底有没有问题的能力,但是这么撞车我就是再外行也知道,两个物体相撞的时候,一定是比较轻的那个物体要动的大一些。
动量守恒这是中学就学过的东西,这两个东西各有质量,各有速度,撞完一定是质量小的动的多才对。
结果现在搞得大卡车车头变形,后轮离地,我就想问是不是宣传部门的人进了友商的卧底,总不能把人当傻子,卡车品牌方也注意到问题了,正在联系法务。
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两家老板聚在一起,在市场上随便一家门店,在各自的门店买一辆车,理想的老板买理想,乘龙的董事长买乘龙,开着真车实打实撞一下。事情到了这个层面,不是这边销量受影响,就是那边销量受影响,总之是无妄之灾来了。
不如一局定胜负,直接私人恩怨的方式解决了算了。不然出来干什么来了,以为虚假宣传还能完璧回去?还是说以为我们的法律不是个法律,真要以为我们的法律不是法律,那就私人恩怨解决。
要是还当法律是法律,规则是规则,当时为什么要虚假宣传呢?
李嘉诚讲过一句名言,说自己年轻时候是表面谦虚,实则内心骄傲的很。但是自己不断提醒自己,做生意要是有了骄傲之心,那总有一天要碰壁。做生意,一定要让人信得过,最起码要让客户信得过。
所以李嘉诚讲,只论做生意这一件事,他问心无愧,他对得起香港,对得起国家,也对得起自己。
我们不讲一个人的人品如何,毕竟大节和小事是两回事,生活有点小错误,抗日的时候把命拿出去了,那我们说这个人大节无亏。我们先不评价李嘉诚的公德和他的私德,起码作为一个商人,他让客户信得过。
买他的塑料玩具,一定能收到质量好的塑料玩具,这就是口碑。做商人让人信得过,他不一定是爱国的,比如晋商就很讲信誉,荷兰商人也一样。但是晋商为了利润出卖了明朝,荷兰人出卖了祖国给英国。
但是做生意,就事论事,在商言商,商业行为本身都让人信不过的,又该怎么评价呢?他可以在公德上为国尽忠,可以在私德上完美无瑕,但是在商业上,是不合格的。
这样的人,又怎么让人相信他面对大是大非,能站得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