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心声】第二期: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日期:2024-12-26    作者:zsronxin 移动:http://3jjewl.riyuangf.com/mobile/quote/39970.html



4月12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嵩明县教体局举办的第一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训,聆听了来自昆明市五华区云铜小学游成李校长的讲座,题为《做有情怀的幸福教师》让我感受颇深。

游校长在学校工作中以彼此信任,彼此成就,校和万事兴,人和万事易的工作理念组建团队,提升团队,打造团队,让云铜小学发展成为科技体育传统学校,成为了全省的特色名校,做到了一校一品一特色的示范学校。一所好学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支撑,好的师资力量,还需要一种精神凝聚。我想到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彼得·德鲁克说:“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 游校长在实践中也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一、团队建设不但要见人之所长,也要用人之所长

德鲁克说:“有效的管理者,第一项任务就是要将自己管辖下的职位都设置得合情合理。”一所学校如果校长能够把学校教师各自的特长发挥出来,让教师在学校里有主人翁精神,那么这所学校是充满活力的,是有生机的,是能发展的。而我曾在过的学校就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学校里有特长的老师,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老师,现在的她刚退休,个人虽然不是舞蹈专业,但凭着自己爱好舞蹈,在文艺方面展现出了自己的天分,每年学校参加师生艺术节,文艺类的节目比赛就靠她安排。随后想到的是李老师,语文学科带头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之余喜欢编排舞蹈。曾记得有一年元旦,中心学校举办了师生艺术节比赛。学校没有舞蹈专业的老师,校长就把任务交给了她们俩,在选材的时候李老师通过找素材——思考——找特色酝酿了一星期时间,初步定位以抗“疫”的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当她把这个初步设想讲给我听之后,在我脑中突然蹦出一个新设想:在人们过着祥和、平静的生活场景一段中,我们可以考虑把自己学校的校歌作为背景音乐加进去,以此突出节目的与众不同。如此想法得到了两位老师的认同,从而又激起了她们新的灵感,思路继续延深——故事讲述的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各地的医务工作者积极报名踊跃参加支援武汉抗“疫”,家人目送她们前往武汉为她们鼓劲加油,医务人员团结协作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人们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春天来了,大家又回归了日常生活。故事梗概明确了,两位老师思来想去不知道要给这个舞蹈取个什么名字?饭桌上边吃饭边聊起来,马老师听完随口一说:“就叫《春暖花开》怎么样?”“太好了,这个名字跟我们舞蹈里的最后一曲背景音乐的名字一样,好想法,点明主旨啦!”张老师即刻认同,一拍即合。围坐在一起的老师们都点赞称好。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这个节目如同一个小生命成形了。接下来,李老师和张老师带着孩子们每天辛苦的排练着,编动作,练基本功,合音乐,利用每天放学时间一直练到晚上7点30分,节目中还穿插了几组生活镜头,需要五位教师配合表演,喊到的老师们积极配合,借服装,借道具,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持续了一个半月后,比赛如期而至,虽然抽签抽到第一个节目,但是一点儿也不影响这个节目的震撼力,《春暖花开》感动了全场的观众,优美的音乐,演员的舞蹈,孩子的喊声,老师的表演身临其境,甚至触碰到了在场人员的泪点,孩子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不负众望,捧回了一等奖的奖牌。这奖牌的背后凝聚的是幕后老师们的集思广益,编排老师的辛苦排练,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体现了校长能见人之所长,用人之所长。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收获成果时的喜悦难以言表。每每回想起这一经历,总让人回味无穷。

二、团队建设还需要成员之间“协同作战”。我们学校规模小,占地30亩,220名学生,仅有15名老师,人员少,活动多,这就需要每位教师除具有教学能力外还要具备其它特长。学校每学期除教学活动外,还有防震演练、消防演练、防疫演练、防恐演练、元旦文艺活动、儿童节游园活动……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学校里每位老师的有效配合,每年的元旦文艺活动可是学校的大事。首先需要每位班主任老师组织各班队员排练文艺节目,接下来是大队辅导员要策划文艺活动的主要内容,安排小主持人,统计新队员名单,收集表彰优秀学生的名单,列出优秀学生的奖状和奖品数量交总务主任负责采买。活动当天,除班主任负责班级纪律安全,在适当的时候充当摄影师的角色外。其余科任教师担任评委工作。整个活动人人既是演员,同时又是观众。这正应了游校长这句话:校和万事兴,人和万事易。

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团队建设,成员之间要彼此信任,彼此成就,才能校和万事兴,人和万事易。




通过徐涛老师的《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二次成长的价值与路径》、吕松老师的《数字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新的思考与挑战》、游成李老师的《做有情怀的幸福教师》和洪涛老师的《优质教学的实施策略》,两天的培训,自己收获满满,很多地方颠覆了我的认知,感悟很多,感谢感恩。

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要具备:教学与课程设计、了解学习者、课堂管理、掌握所学知识、资源管理、学习成绩评估、信息技术整合、自主专业发展、包容性教育能力、多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核心素养、理解教育政策和实践等能力。争做一个友善、宽容、兴趣广泛、尊重人、有耐心、良好的仪表、公正、有办法、 幽默、有伸缩性(善于改错)的老师。

教师成长的道路上做到:听、说、读、写、评、管。

听:有输入,才有输出;说: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说;读:有所思,更要有所悟,有所思所想;写:名师是写出来的。教师的幸福是从笔尖下流出的;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管:管事、理人。

数字化背景下教师要有三种能力:洞察力、创造力、变革力,教学中用心备课、用真心、用真情、用真爱对待学生、用智慧激发学生潜力。享受教育带给他的快乐和成长,让每位老师感受教育职业带给他的尊严和幸福。

深耕过程,静待花开努力做到:

1.改变理念,面对现实,不要输给时代的变化。

2.改变自己,面对竞争,不要输给自己的态度。

3.改变方式,面对职责,不要输给自己的随意。

4.改变思维,面对变化,不要输给自己的借口。

5.提升自己,内外兼修,不要输给别人的优秀。

抬头看路,低头做事。向前进、有提升、格局大、智慧深、眼界广、多读书。教育等不得,急不得,须顺势而为,顺势有为!把小事做好,就是伟大。读好书、交好友、行远路、做大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习是获得自由的最佳途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当自己迷茫的时候问问自己: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教得如何?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这么学?学得如何?




4月12-13日,参加了嵩明县2024年第一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训,两天时间,在四位专家的授课中,提到最多的是数字化时代的变革。我也陷入了沉思,从十年前刚参加工作的手写板书和投影仪的使用,到现在的智慧黑板的全面应用,数字化时代的变革越来越快,很多东西还没研究和使用好,新的东西就已经悄悄到来,随时让我们措手不及。但我相信,在数字化背景下,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数字化这一变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赋予了教师更多的可能性与责任。机遇方面,数字化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轻松获取海量的教学资料,包括课件、视频、图片等,这些资源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数字化技术也带来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等,这些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教学更加灵活高效。

数字化技术还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通过社交媒体、教育论坛等渠道,教师可以与同行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共同提升教学质量。这种交流不仅有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也有助于推动整个教育行业的进步。

然而,数字化背景下教师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教师需要具备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教学设计、课程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的能力,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实践。

其次,数字化教学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字化环境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以便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差异化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数字化背景下的网络安全问题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和引导,确保学生在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学习时能够遵守网络安全规则,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

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教师应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学习资源,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总之,数字化背景下教师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抓住这些机遇,应对这些挑战,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信息化、数字化日益加速的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对新知识、新理念的敏感度,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我。我很荣幸参加了嵩明县2024年第一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训,本次培训让我收获颇丰,感触良多。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二次成长的价值与路径

徐涛老师从听说读写评管6个方面为教师成长路径提出指导。在此过程中最让我有印象的是徐老师提出“成功需要多少年?”多少年都是不恰当的——成功无关于时间,更重要的是方向。诚如所言,方向对了事半功倍,方向不对徒耗光阴。这不仅是对老师,对学生亦如此。我想老师,尤其是高中老师不仅要成为传道受业解惑的“经师”,更要成为引导学生方向的“导师”。要想成为导师,必须有解读教材、开发教材、执行教材的能力,才能守好课堂这一教师的主阵地,也才能为学生烹饪出色香味具全的“课堂大餐”。在六个环节中,“听”是基础,尤其对青年教师来说,通过听课获取学习内容,通过笔记拆分知识点,通过教研讨论提炼消化,通过练习进行结构化吸收,最后通过图谱重新整理已有体系,最后改变自己的方向,是绝佳的提升路径,毕竟“有输入才有输出”。“说”中最关键是利用“五步四点一系列”的议题式教学方法实现“深入浅说”。我想这一点于一线教师也是治学名言——毕竟教师讲得多精彩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接受得多有效,只有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学生才能更好吸收理解。关于“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问题是就我个人而言,“忙”似乎成了我不读书的重要借口,听完徐老师的讲座,才意识到,有目的的读书,有计划的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不仅如此还要读有深度的书,读无字之书——魏书生老师为其题写“为而不争”也令我深受启发:在工作中难免遇到不被理解,甚至刻意针对的情况,在这时沉浸在书本子中,默默提升自己大约是最好的方式,毕竟时间会给出答案,毕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与读密不可分的“写”也是教师的记录教师成长的无二良方,诚如徐老师所言“教师的幸福是从笔尖下流出来的”。定期写随笔、反思一来能形成系统,二来能供自己反思总结。至于“评”、“管”那大约是领导层面的活动,在此不再赘述。总之,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更是教师持续成长的催化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不仅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二、数字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的思考与挑战

吕松老师的报告让我对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数字化背景下保持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如何平衡传统教学方法与数字化教学手段,是每位教师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做有情怀的幸福教师

游成李老师的讲座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工作的崇高和伟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用心去感受教育的美好和幸福。有情怀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和人格塑造。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做一个有情怀的幸福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和才华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让教育成为我们共同的事业。

四、优质教学策略与实践

洪涛老师的分享让我对优质教学策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洪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详细阐述了如何制定和执行优质教学策略,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评价与反馈等。这些策略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总结与展望

这次培训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进取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我也应该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身边的同事共同进步,为嵩明县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我将以这次培训为契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与同事们共同交流、学习、成长,为嵩明县的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我要感谢组织者和领导们的精心安排和大力支持,让我有机会参加这次培训。我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将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4月12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嵩明县教体局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作为培训班中的一员,在这里我很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更新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

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通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作为骨干教师,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科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随着开学序幕的拉开,我的心情无端的烦躁起来。无论是二月的春风,三月的杨柳,还是人间最美的四月,我都无心留意,不愿关注,始终被自己的抱怨声包围着,成为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碎嘴子”。好在,这两天的培训,如醍醐灌顶,让我幡然醒悟。

4月12日和13日,我有幸参加了教体局组织的2024年第一届骨干教师培训,两天的培训,终于让我从消极的状态中苏醒过来。

“让子弹先飞一会儿。”第一次听说“教师二次成长论”,在徐涛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自觉的对照老师给的成长标志。不断重复的事情,疲惫的状态……私以为自己正处于老师所说的高原区。看到这个表格,心情似乎一下子平静了,原来我没有生病,只是缺了成长的方向和路径。徐涛老师说,当老师们向她反映事情的时候,她总喜欢说“让子弹先飞一会儿。”是啊,让子弹先飞一会儿,哪里就能发生什么严重后果了呢?让子弹先飞一会儿,让我们自己的情绪能够冷静下来,冷静而稳定的情绪是我们能处理好事情的关键;让子弹先飞一会儿,为我们赢得了反应时间,让我们可以从容不迫的去完成自己觉得棘手的那些事情;让子弹先飞一会儿,能让我们想到比之前更合理的处置方式,让我们处事更成熟。是的,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思路比出路更重要,教育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引领比管理更重要,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我们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实在是大智慧。

“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未来的教育将倡导以人为本,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重构教育与人的关系,将学科教育转化为通识教育。吕松老师从一个高考数学题入手,紧紧抓住了我的视线。Chat GPT 已经发展到了4.0时代,简单的一段文字描述,不过几秒钟,程序便能自动生成各种图片、视频……它还能不断学习,纠正各种错误。科技不断发展,数智时代的的到来,步步紧逼,一些重复或低端的材料收集创作已经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知识将不再是传统的传授方式,我们的教育将指向深度学习。作为老师,若是不思进取,怎能追上时代的步伐,更何谈创新?

“善待每一个孩子。”“我们需要寻找一条道路成为自己。”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的有情怀的老师。游成李校长就是这样一位老师。昆明市五华区云铜小学,一所郊区小学,拥有1700多名学生,特殊学生有46名。游校长的“全纳”态度,令我汗颜。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挑选生源,老师也希望自己的授课班级没有这种特殊学生。然而,相遇又岂是不想遇到就能不遇到的。回想起我们班上的一名同学,因生病不能坚持上课,仅上午能到校上课,下午回家休息,且无法完成任何作业。在这之前,我一直为这件事耿耿于怀,总想着让孩子多学一点,多做一点,多会一点,却从未想过,这可能已经是他能完成的极限。游校长的“全纳”态度感染了我,我想到了与自己和解,完全接纳孩子,力所能及去帮他,就够了。我们去善待每一个孩子。我们要为幸福奠基,只有当下幸福才有未来。教育等不得,急不得,须顺势而为,顺势有为!

“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做为老师听到的最多的词之一。然而我们一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只知道孩子需要具备这样的素养,不知道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素养?洪涛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有个孩子准备到美国顶级的大学去学习化学,当时考核他的教授就为了一个问题:你怎样区分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这个孩子愣住了。我们也愣住了。在中国,我们上学时区分金属元素就是看它有没有金字旁。然而这样的回答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明显是不能用的。是啊,我恍惚间就明白了,核心素养正是让孩子知道“是”还知道为什么“是”。从基础的学科出发,从小就知道事物的本质,以至于长大后才能够有所创新,这是所有深度理解和高阶思维发展的基础。我们的教育最终要让孩子能够解决陌生情境下的复杂问题。

我们需要行动起来——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在4月13日,教体局苏局长还为我们做了一段发人深省的即兴演讲。强调了真抓实干的信心和决心,极大的鼓舞了老师们的士气。套用局长说的“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嵩明教育虽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众志成城,嵩明教育正在苏醒,万众瞩目的嵩明教育的新时代必将到来!

校核 | 韩骏春

图文 | 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 | 贺  莉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