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科协:大科普工作格局助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日期:2025-08-19    作者:acie9 移动:http://3jjewl.riyuangf.com/mobile/quote/570.html

本报讯(记者 李虹瑾)从形式多样的群众科普活动到日益壮大的科普阵地,从激发青少年科创热情的精彩赛事到赋能乡村振兴的农技推广……近年来,市科协着力构建“大科普”工作格局,通过全方位、多领域的科普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有效推动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

群众性科普活动广泛开展。市科协充分利用全国科普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重要节点,引导支持市级学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学校、医院等结合职能特点,广泛开展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生态环保、应急自救等专题性专业性科普活动,推动形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城县旺村中学在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及重大示范活动中表现优异,获得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和科技部颁发的荣誉证书;固安县科协被中国科协授予“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科普阵地进一步拓展巩固。我市持续加强科普基地建设,目前拥有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3家、省级34家、国家级1家。以加强科普资源整合共享、提高科普基础服务能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为导向,打造以实体科技馆为核心、专业科普场馆为骨干、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为支撑、流动科普设施和基层科普设施为补充的廊坊市现代科技馆体系。争取中国科技馆一套流动科技馆设备在我市巡展,2024年至今已完成开发区、安次区、三河站和大厂站的巡展工作,累计吸引12万人次参观,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青少年科技教育异彩纷呈。连续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高校科学营等活动,有效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香河一中荣获2024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无人机操作技能挑战赛高中组一等奖。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学生参加“太空种子进校园”航天科普实践活动,活动视频短片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浏览量达21.9万次。为进一步推动青少年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工作,2025年3月,市科协推动并批复成立全省首批4家中小学科协,为加强基层科协建设和学校科学教育开启了新篇章。

农村科普助力乡村振兴。深度参与实施国家和河北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近年来,106个单位和个人被评为国家级、省级优秀单位和科普带头人,累计获奖补资金1064万元。同时,组织各县(市、区)科协、基层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参加科技下基层远程会诊活动,实现农民与农业专家“零距离”交流,为乡村发展注入科技动能。今年春节期间,集中组织开展“科普陪您过大年”系列活动,“航天筑梦陪您过大年”“幻境探索陪您过大年”“人工智能陪您过大年”三大特色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将浓浓的年味和愉悦的科技体验融为一体,有效推动优质科普资源面向社会开放。

据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3.7%,高于全省13.1%的平均水平,位居全省第三位,为廊坊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品牌提供了有力的全民科学素质支撑。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