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获悉,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政府系统大力开展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政府(以下简称“五型”政府)建设,加快推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其中提出,在全省政府系统推行有错、无为问责制度,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及时、有效履行政府职责导致工作延误及效率低下的行为,“新官不理旧账”“中梗阻”“小鬼难缠”等突出问题,加大问责追责力度。
建设忠诚型政府
坚持多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
引导和推动全省政府系统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始终深怀忠诚之心、践行忠诚之举,把对党和人民事业绝对忠诚,铸入全省政府工作人员的血脉和灵魂,贯穿和体现在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坚决反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阳奉阴违、弄虚作假的言行,坚持多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求显绩、也重潜绩,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建功必须有我”的情怀,以推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实际作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殷切嘱托落到实处,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诠释检验忠诚。
建设创新型政府
全力争取国家批复设立江西鄱阳湖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全省政府系统推动思想大解放,开阔思路视野,突破思维定式,坚持知行合一,在政府工作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坚决破除一切不利于发展的桎梏,激活一切有利于创新的因子,只要符合中央要求、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就坚决闯、大胆试。
对表中央规定的时间节点和要求,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切实担负起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政府之责,全力争取国家批复设立江西鄱阳湖自主创新示范区。严格按照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的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好全省“双千”计划、院士后备人才、学术学科带头人、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打造一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
建设担当型政府
在全省政府系统推行有错、无为问责制度
在全省政府系统大力倡导“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的精神,“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大胆干,扑下身子务实干,顶起该顶的那片天,以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努力交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合格答卷。
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进、作风在一线锤炼,努力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使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让发展有实实在在的新变化、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全省政府系统推行有错、无为问责制度,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及时、有效履行政府职责导致工作延误及效率低下的行为,“新官不理旧账”“中梗阻”“小鬼难缠”等突出问题,加大问责追责力度,并视情向党委及组织部门建议按规定程序予以组织处理,促进形成崇尚实干、敢于担当的良好风气。
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大“只进一扇门”“一次不跑”“最多跑一次”改革力度
坚持把服务作为政府的天职,使“思想开明、办事规范、快捷高效”成为全省政府系统及其工作人员的鲜明标签。
紧贴企业和群众需求,针对审批事项偏多、流程复杂、周期较长等问题,进行全面清理、减量、优化,进一步精简下放审批事项,提升审批效率。围绕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编制,着力打造数据集中、管理集成的“智慧政府”和建设集约、服务集聚的“政务超市”,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审批智能化、服务自动化、办事移动化,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加大“只进一扇门”“一次不跑”“最多跑一次”改革力度。
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投资者遇到的困难、提出的问题、反映的诉求,真心诚意、合法合规、千方百计帮助解决,既同企业家保持清白、清纯关系,不怀贪心私心,不搞权钱交易,不行不正当交往,又积极主动多谋利民惠企之策、多为雪中送炭之事、多尽扶危济困之责,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护商的浓厚氛围。
建设过硬型政府
选拔一批政府系统干部到沿海地区挂职锻炼
教育引导全省政府系统工作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学习,适应新时代改革发展要求和政府工作需要。围绕补齐干部的本领短板、能力弱项,统筹安排政府系统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合理安排上派下挂、轮岗交流、外派锻炼。选拔一批政府系统干部到沿海地区挂职锻炼,重点跟班学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开发区建设、城市管理、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勇于创新创造,强化实践锻炼,全面提升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能力水平。
从严从实转作风。把群众意见作为“最好的镜子”,对企业和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确保清仓见底、取得实效。紧盯作风领域的新形式、新表现、新动向,着力查纠项目建设、扶贫攻坚、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问题。
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公共资源配置交易监管体制改革、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改革等,进一步加强国资国企和金融监管,重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源头上减权限权、规范用权、预防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