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四大发明,古代中国还有哪些领先世界的创造?

   日期:2024-12-27    作者:23gox 移动:http://3jjewl.riyuangf.com/mobile/quote/72897.html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除四大发明,古代中国还有哪些领先世界的创造?

说到这个话题,必须先要对我们的祖先们郑重表达敬意——如果想知道生为中国人有多自豪?那就请看一看古代中国人创造。比如下面这几个物件,不但展现了不同时代的强大工艺,更撑起了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硬实力。

一:水排(东汉)

这个外形很像水车的大家伙,由东汉光武年间南阳太守杜诗亲手开发,但它的真实用途并非种地,而是冶铁。

这玩意来冶铁?当时想要冶炼精良铁器,关键就在提高炉温,常规办法就是用压缩皮橐来鼓风,春秋战国年代,这体力活基本靠人力苦干,比如著名的干将剑,冶炼时就要动用三百多人来鼓风。西汉时技术倒进步了,改用牛马拉动皮囊。但冶炼一石熟铁,就需要耗费一百匹马力。到了战乱初息的东汉初年,工农业生产百废待兴,牲口铁器需求都是猴急。于是南阳太守杜诗脑洞大开,开发出这款新型鼓风神器——水排。

水排有多神?轮轴连接的两个大木轮,一端浸泡在水中,另一端装上偏心轴和拉杆,连动上鼓风的排橐。于是湍急的水流强力驱动下,木轮旋转产生的强大风力,呼啸扑向冶炼高炉里,先前累人累牲口的鼓风冶炼,这下轻松就加起了速度,劳动效率高速提升。凭着这领先欧洲一千年的全自动技术,满目疮痍的南阳,短时间里高速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到了三国年间,水排“神器”更叫曹操尝到甜头。忙于屯田的曹操,将水排技术在北方强力推广,然后就是震撼效果:人力畜力大量节省,水流里木轮飞转,铁器生产率竟提高了三倍多。兵器农具管保供应充足。曹操横扫北方的征程,乃至曹魏帝国的强大综合国力,都有这款“神器”的呼啸助推!

二:观风行殿(隋朝)

美国大片《变形金刚》,自从亮相后就无比火热,几十年来多次改编,动画电影电视剧样样都火。可要是参考一下中国隋朝历史,却发现类似的创意,中国古人早已有之——观风行殿。

观风行殿,隋朝建筑大师宇文恺的得意代表。这位隋朝长安城的设计者,京杭大运河的总设计师,造起宫殿来也是创意无穷。所谓“观风行殿”,这一看去,就是个高达十米能容百人的大宫殿,上面还有威武卫兵站岗,仔细一看却吓一跳:整个宫殿底座上装有巨轮,竟可以驱动行驶,俨然一座巨型房子轰然驶来。

更惊掉围观群众眼球的是,这霸气的宫殿,平日里可以拆成一块块用车装运,需要组合时迅速拼接,转眼一座宫殿就拔地而起。如此引领全球的“变形金刚”技术,成了隋炀帝杨坚的平日最爱。高兴了就坐着跑到边境上炫耀,还曾在榆林大草原上把边境部落吓跪一片,着实大扬国威。

后来隋炀帝不作不死,把大好的隋朝折腾得国破家亡,大好河山全给唐朝做了嫁衣裳。“观风行殿”的工艺技术,也直接提升了唐朝的军工装备。充分吸收其工艺特点的唐朝冲车与鹅车,战斗力都满血升级,能够装载上百士兵对敌人坚固城墙发起暴烈冲击。大唐铁军横扫四方的威武,当有这“高科技”的一份军功。

三:车船(唐朝)

古代中国造船领先世界的一大技术,就是驱动力。但唐朝曹王李皋,却依然觉得这“驱动力”不够用,于是开动脑筋继续改造,终于改造出一款人类造船史上划时代的产品——车船。

何为车船?就是在船体的两侧,安装两个巨大的木叶轮,然后将整个船体的设计,改装为木叶轮与踏板轮轴连接的结构。行驶的时候,由士兵们在船舱内踏动踏板,瞬间木叶轮高速转动,大船劈波斩浪向前,航速竟能与船只鼓满风帆时媲美。在李皋率兵平定江南叛乱藩镇的战场上,高速疾驰的车船,成功帮助李皋确立水战优势,多次立下奇功。

而在接下来的宋元战争史上,车船这款新型战舰,也多次风光抢戏。特别是南宋抗击金军入侵的战场上,诸如岳飞韩世忠等名将都对其青睐有加。当然其毛病也是公认:主要适用于内河航运,海战战场上还用不上。

发展到明清年间时,车船的驱动技术,也终于适用于海洋。著名的“郑和下西洋”时代,郑和巨型战舰两舷上的“长撸”,就是充分融合车船工艺,由人力在船底驱动,深入水下的长撸高速运转,哪怕一百米长的大船,也从而可以在海洋上劈波斩浪。中国舰队征服亚非海洋的荣光,就来自这代代精钻的技术进步。

四:水转高车(元朝)

如果说上面三个“奇技淫巧”,还是本土原创,那么“水转高车”却是中外技术合璧的产物。这个建造于元大都宫城的巨型水车,充分吸收了西方传入的“水激风扇”技术,即利用风力增加取水动能。以元朝工艺学家王幁的记载,这款大型水车能够每天运转万回,将大量流水从河流里采出来,然后呼啸挥洒到天际,在赤日炎炎的剩下,给元大都宫城制造倾盆般的“人工降雨”。当然,如此强大功能,当时也只供元朝权贵纳凉。

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这个当时逆天的巨型水车技术,才得以由国家力量全国推广。明初的时候,就普遍应用在江南地带,每天可灌溉土地两三百亩,是宋代时的两倍多。嘉靖年间时更被引入大西北,专用改善西北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普及最为积极的兰州,甚至从此得到了一个响亮美誉——水车之城。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