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请高俊义同志在讲述郭宝山同志和李晓明同志的遗愿时讲一讲他生前的爱好。
高俊义:好的。郭宝山副局长的遗愿和未尽之事更多是在工作方面,作为公安部国际合作局的副局长,他几乎把所有的心血和精力全都投入到了工作上,我这里多占用一点时间,我们公安部国际合作局是归口管理全国公安机关的国际执法工作,很多大家熟悉的执法部门的工作,跟打击跨国犯罪有关的国际条约,包括打击跨国犯罪,开展境外追逃,尤其是现在咱们最为关注的联合国维和工作,都是由我们局负责的。
郭宝山副局长在局里负责很多工作,比如刚才说到的维和警察工作,这项事业2000年才开始起步,很多事情都在摸索中,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公安部国际合作局是全国维和警察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所在单位,维和警察事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付出心血,尤其是郭宝山副局长,从人员的选拔、培养到队伍的组建、物资采购,最后到联络、派出,包括他们在前方的管理、执行任务的情况,再到他们平安归来后的立功、授奖、表彰,甚至将来的进一步发展,郭宝山副局长都要操心,所以郭宝山副局长工作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
除了这之外,郭宝山副局长在分管维和警察事业之前还分管中国和亚非国家的警务执法合作工作,在那个过程中,郭宝山副局长刚开始担任亚非处的处长,担任副局长之后也分管了这项工作。郭宝山副局长凭借他出色的工作能力,使咱们国家的执法部门和周边国家的执法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
我们都清楚,最近这十年左右,咱们中国政府从国外,尤其是从周边国家缉捕遣返了大批犯罪分子,为国家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这些都跟郭宝山副局长在他工作期间奠定的良好执法合作基础有关系,所以说郭宝山副局长功不可没。
分管维和警察事业以后,很多事情都需要有前瞻性、创造性的思维和举措,尤其是刚刚建处,很多规章都不健全,大的方面要跟联合国维和部协商具体规划,派遣节奏、派遣程序、人员管理、装备情况等等,小的方面甚至(还要操心)前方很小的物资保障、某个具体维和警察的思想状况、他们家属的困难,郭宝山副局长都要关心。
我给大家列举几个数字:
2000年1月12号,自中国政府向东帝汶派出首支维和警察队伍以来,10年里,中国共向东帝汶、阿富汗、波黑、科索沃、利比里亚、苏丹和海地这七个任务区派出维和警察1569人次,当然,其中包括八支维和警察防暴队。在这1569人次当中有30多人担任任务区的副总警监、总副参谋长和地区警察局长等中高级职务,还有两人被选调到联合国纽约总部工作,还有5人被聘请为联合国维和训练教官。
在海地这次自然灾害发生以前,我们一直保持着“三无”记录:无一上网、无违纪,无退款(音)的记录。而且我们所有的队员全部被授予了联合国勋章,可以说驻扎同志们赢得了联合国以及驻扎地区人员的广泛赞誉,我想这些工作都和郭宝山副局长的心血、努力分不开。
郭宝山副局长个人对自己从来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的严格程度都非常感人,每天早晨,他几乎是我们局第一个到办公室的,每天早上到办公室之后自己打扫卫生,他穿过的衣服都非常整洁,要洗得干干净净,熨烫得整整齐齐挂在那里,每次出差时他的行李一定要自己拿,都不让我们年轻人帮着拿行李。我们国际合作局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到国外执行任务的时候比较多,郭宝山副局长出差、出国回来之后,从来没有一次需要倒时差、休息,从来没有,回来之后第一件事都是先回办公室,甚至他生了病也要带病坚持工作,最典型的是2009年时,因为牙齿发炎,脸上的腮部都肿起来了,我们都觉察了,但他还是带病坚持工作。
这次也是,国家有需要,他又坚决地去到海地执行维和任务,昨天给郭宝山副局长治疗牙病的医生跟我联系说,不知道郭宝山副局长的手术什么时候能做?我已经帮他做好了牙套。不知道这个牙套还有没有机会给他戴上了。
而且郭宝山副局长对个人利益考虑得非常少,尽管他到今年7月就要退休了,但他从来没有“船到码头车靠站”的思想,还是每天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的把工作做好,他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活着,他经常教导我们这些年轻人:别把权力看得太重。关于利益这块,他说得更是朴实:人啊,够吃够喝就行了,共产党对咱们不薄了,咱们还求什么呀?个人要对得起别人,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和人相处更多时候是他关心别人,比如局里同志家里有困难,有一年过春节时他自己掏腰包买了两张购物卡给这个同志,“知道给你钱你也不要,买点儿东西吧。”还有一次,我们一个街道干部的手机丢了,郭宝山副局长把自己的手机给了这位同志,说“正好我儿子刚刚给我买了一个新手机,这个给你用吧。”事情虽然不大,但给我们这些下属、同事心里留下的暖意是长久的。
要说郭局长有什么未尽的工作,我想可能就是在海外驻守参加国际维和任务的维和警察的安危吧。他这次到海地执行任务主要也是为了确保驻海地维和警察的安全以及其他的维和重要事项。
因为郭宝山副局长行前比较匆忙,我们没有交流过,但我想他在个人一块(的心愿)可能就是没有更多时间陪陪家人吧,因为我们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需要跟国外打交道,很多时候都是我们是晚上,国外是白天,所以我们是247,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郭宝山副局长一直没能很好地陪陪老伴。他曾经对我们说过:再有几个月我就退休了,到退休时我可以拍着自己的胸脯问心无愧地说,我可以干点儿自己的事儿,好好陪陪自己的老伴了。所以我估计他最大的遗憾可能是没能完成自己的诺言,很好地陪陪自己的老伴。
说到李晓明,他的牵挂可能也是在工作方面吧,我不知道说得是否恰当,大概李晓明同志就是为中国维和警察事业而生、也是为中国维和警察事业献身的,从中国维和警察开始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全程参与,而且是一个重要参与者,从2000年我们开始准备向东帝汶派出首支维和警察队伍开始,李晓明同志就借调到我们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帮助选拔人员、培训,包括物资采购,当时我们的队伍还不健全,主要是从联合国那边翻译、引进一些规章制度,后来他再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001年时他也曾亲自到东帝汶执行维和任务,在执行维和任务期间,由于表现出色,很快由基层巡警升任到任务区总部的计划部主管,应该说他当时是整个联合国维和警察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在执行维和任务期间帮助东帝汶制定了治安秩序方面的大量方针,对他们社会秩序的重建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表现出色,李晓明同志结束维和任务之后调入到了公安部国际合作局,之后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维和警察事业中,有一年,维和处的处长到国外留学,在这一年里,李晓明同志主持维和处的工作,这一年中他表现非常出色,整个中国维和警察的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各项工作制度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李晓明同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也曾随着奥组委境外火炬传递的工作组到境外担任参与奥运火炬传递的安保工作,在整个奥运火炬传递期间,他一共走了19个国家和城市,33天之内行程十万多公里,在他的成功协调、联络之下,有关国家执法部门帮助成功处置了多起出发事件。
李晓明同志在个人生活方面爱好非常广泛,应该说是一个非常积极向上的阳光男孩,人非常聪明,机智幽默,到我们哪个处室,那里都会传来笑声,另外他也非常喜欢运动,打乒乓球、篮球、游泳,水平都还可以,也经常参加我们局和部里的体育比赛和活动,自己也比较喜欢音乐,平时喜欢唱唱歌、听听戏曲。
如果(说)他有什么遗愿或牵挂的话,我想可能更多是驻海外维和警察的安危,因为从每个维和警察报名开始直到最后,成功、安全撤回到国内,他是全程参与者,和这些维和警察都结下了兄弟般的战斗情谊,所以他最牵挂、最放心不下的应该是这些战斗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们的安危,他这次去海地执行任务,也是为这个目的去的。
媒体提问:请问四位,我们纪念死者是为了更好地关心生者,除了这八位维和英雄之外,在海地继续战斗的其他维和人员现在的心理情况如何?有没有进一步进行心理干预的计划?
傅宏裕:我们边防局这次牺牲了三位同志,对前方战友们,公安部党委、公安部领导高度重视,边防局党委也要加强工作。这三位战友牺牲以后,我们立即派遣了陪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过去陪护。刚才主持人讲的很好,因为那边发生了大地震的情况,这次我们派了边防部队最有经验、最优秀的心理医生,这位同志在前年“5.12”大地震时也曾经带领着救援部队(前去进行心理援助)。
虽然英雄们在地震中牺牲了,但他们的战友们纷纷表示,我们要继承烈士的遗愿把防暴工作做好、把维和任务完成好。当时发生地震,交通不通,我们的防暴队立即组织同志步行三个小时摸黑赶到联合国大楼,我们的防暴队在这次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并且表现非常突出、非常优秀。
主持人:八位战友虽然离开了,但我们相信他们的维和精神依然和我们在一起,并会不断鼓励、激励我们,让我们在这里为他们祈福,英雄们,一路走好。
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的到来,也再次感谢一直以来关注和支持我们的网友,咱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