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黄金纬度带“撬动”采摘经济新支柱

   日期:2025-08-26     作者:lwqo5       评论:0    移动:http://3jjewl.riyuangf.com/mobile/news/643.html
核心提示:凌晨5点,薄雾笼罩下的阳曲县侯村乡西黄水村果园已人影绰绰。果农贾志洪摩挲着磨得发亮的竹篮,指尖轻触带着露珠的水蜜桃,“咔

凌晨5点,薄雾笼罩下的阳曲县侯村乡西黄水村果园已人影绰绰。果农贾志洪摩挲着磨得发亮的竹篮,指尖轻触带着露珠的水蜜桃,“咔”一声脆响,果实应声而落。“要趁露水未干时摘果子,这时候的果子最水灵。”他笑道。眼下,阳曲县正迎来采摘旺季,从桃子、西梅到苹果、香梨,这座地处北纬37度黄金纬度带的县城,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水果+采摘”的创新模式,将小小果实做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3jjewl.riyuangf.com/file/upload/202508/26/114751142.jpg" />

坐拥北纬37度黄金纬度带,地域广、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等自然优势,赋予阳曲水果“果型端庄、色泽靓丽、糖酸适中、口感上佳”的特质。全县果树种植面积达2.31万亩,涵盖梨(酥梨、玉露香梨、巴梨)、苹果(富士系、嘎啦、国光、维纳斯黄金等)、桃(血桃、油桃、蟠桃、水蜜桃)、杏(骆驼红、凯特杏、白水杏)、葡萄(龙眼葡萄、早黑宝、阳光玫瑰)、樱桃和西梅等,采摘期从4月绵延至10月底,实现“三季可采”。策略上以“优”字当头,精心打造“果盘子”新业态,通过“以果引客、以旅兴农”,实现产业、生态、经济多赢。该县同步推进乡村旅游配套升级:交通路网直达果园,游客入园更便捷;采摘园配备停车场、休憩驿站等“一站式”服务设施,优化游玩体验;更以采摘节、品鉴会等特色活动为媒,吸引八方游客,擦亮“阳曲采摘”金字招牌。

以碧山村为例,山地地形曾限制传统农业,村民零星种桃的“无心之举”,经40年持续引进良种、改良技术、完善交通(如争取政府资金修路),现已发展为支柱产业。全村49户均拥有桃园,种植面积超千亩。村民韩建云30亩桃园种植着油桃、血桃、突围桃、水蜜桃、蟠桃等多个品种,成熟即被抢购一空。

此外,碧山村还推出“4月赏桃花、5月观芍药花、6月摘甜杏、7月有油桃、8月水蜜桃、9月采苹果”的特色活动,水果采摘一直能持续到10月底。村民小组组长石建军说:“以前种植玉米、谷子,一亩地收入仅千余元,现在保守估计,一亩地栽30多棵桃树,亩产2000多公斤。每年桃产业产值达2000多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万余元。”

科技成为产业升级核心引擎。泥屯镇归朝村西梅种植大户王秀红深谙“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之道,依靠县里组织的农技专家田间指导和“中国农技推广”App,不断更新品种、提升技术。

县委组织部、团县委精准对接需求,依托“博士小院”创新平台,邀请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吕英忠带领的博士团队深入田间送“科技及时雨”。如在芦家河村车厘子大棚,博士团队直指“树形过密”问题,指导升级智能调控系统(安装物联网温感器、分区喷雾装置),构建“监测-预警-调控”闭环管理,大幅提升果品品质与产量。

阳曲县已成功将采摘产业锻造成乡村振兴新支柱,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满足游客多元需求,为农民持续增收注入强劲动力,一幅因“果”而兴的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来源:阳曲微讯)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李晓娜)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3jjewl.riyuangf.com/file/upload/202508/26/114752702.jpg" />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